有朋邀去遠方,不亦樂乎

昨天,應Q醫生邀請去他們家吃飯聊天。

這是一次愉快的,也是難忘的聊天。因為感同身受,因為經歷相似,所以話很投機。所謂同為三甲醫院辭職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雖然來自不同的三甲醫院,但是呢,共同語言卻很多。今天不說我們為什麼辭職了,只說說我們辭職後的感受。

Q醫生:剛開始辭職後心裡還是很難受的。畢竟在三甲醫院付出了那麼多艱辛,感覺難以割捨,難以放下。

我:是的,我也是剛開始辭職的時候,常常心裡有一種隱隱的痛。但是這三年過去了,這種痛淡化的沒有了,尤其是現在在民營醫院工作,堅持循證醫學的理念,得到了一部分家長的認可。感覺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Q醫生:打算辭職的那段時間,我家先生每天早上問我,提出辭職了沒,晚上下班回家又問我提交辭職了沒?因為他好幾次親眼看到了我在醫院的艱難,也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照顧家人。

我:是的,我家先生也經常勸我辭職,單純從收入角度講,幹啥都比干醫強,掙錢不多,風險還那麼大。只有醫生的家屬才會理解醫生的辛苦。現在感覺在佑貝工作,感覺怎麼樣?

Q醫生:比以前強很多,就是工作地點有點遠,以前在三甲醫院,每天要看100個病人。現在想都不想去想,真的是很痛苦,也不能跟患者溝通很多。同樣的方法給病人看病,在三甲醫院的時候,病人看完就不會再回頭來找我。但是現在在佑貝工作以後,病人看完病以後又來找我,這種認可,感覺還是很開心的。有一個病人,從出生就在佑貝看病,我那天看了下,他都來了很多次。

我:家長對於循證醫學的渴望,其實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我在門診工作的時候,有的人甚至從銅川,從咸陽,從寶雞來找我看病。這在過去是我想都不敢想的。這不是我的功勞,這是循證醫學的魅力,是受惠於很多醫生對循證醫學的傳播和堅持。比如怡禾健康,知貝,卓正等等。雖然現在只有一部分家長認可循證醫學。但是醫學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所有的家長都會一下子認可循證醫學,可以讓一部分家長先循證醫學起來。

Q醫生:沒有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我們的工作是很難進行的。有時候在門診不給家長輸液,不吃藥,要跟家屬解釋很多。但是家長們還是很擔心。

我:其實咱們都知道,很多小病都是可以自己好的,能好起來都是孩子的功勞,我們主要是排查風險,更多的是安慰家長的焦慮,有時候孩子的病不重,可是家長的焦慮非常嚴重,所以感覺我們不光要學習醫學,還要學習社會學,心理學。學會安慰人,鼓舞人。

Q醫生:雖然普通的感冒,是可以自己好的。可是也有很少數的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如果出現併發症的話,很難有幾個家長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一開始只是診斷感冒,後來又出現併發症,比如說併發中耳炎或者併發肺炎,心肌炎,鼻竇炎的時候。很多家長就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我:其實站在家長的角度想,這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併發症不是人人都有,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會得。這就跟天要下雨一樣,天下雨了,我們可以撐一把傘,但是如果天沒下雨我們人人撐一把傘走在路上,也是不合理的。

Q醫生:我看你這兩天寫的那個文章還不錯。

我:其實我只是實話實說,你也可以寫,我覺得每個人可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把這種事情慢慢的寫下來,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知道我們,我覺得會對我們的誤解減少很多。

最後,感謝Q醫生親自下廚給我們做飯,晚上十點了還親自送我們到公交站,十一點多剛下車就接到了她的微信,真的是一位很暖心的姐姐。

感謝Q醫生的先生百忙之中和我們聊天,讓我們聆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

感謝朱洪煊醫生艱辛創辦佑貝門診部,聊過之後,才會知道,負責人所承受的煎熬不是普通員工能理解的。也感謝昌健醫院梁永娜院長對我工作的支持和生活的幫助。

對我來說,更要感謝遠在他城辛苦工作的娃他爸,如果沒有你的支持和辛苦付出,我們的生活就沒有面包,為了生存,我還真不敢辭職。

願未來我們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