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慶哥

愛美水瓶座

玩轉廣式煲湯

養生乾貨總結癖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有了兒子之後,家裡的玩具琳琅滿目,就像一個兒童物品大賣場。

各種模型車遍佈每個角落,兒童籃球架放在客廳中央,沙發上散落各式繪本,積木散落一地。

有次一個三角形積木被我不小心踩到,腳底板立馬滲出一道血印,又疼又沮喪,凌亂的生活讓我內心升起一股憤怒感,連思維變得錯亂。

我曾因為家裡太亂寄錯包裹、換錯衣服、弄丟證件......

我身邊一些職場媽媽也說,當你忙碌一天到家,看到迎接你的是髒亂差的家,心情會莫名憤怒,連親子時間也是一種煩躁的折磨。

我決定要從大掃除開始,改變這種雜亂無章的生活方式。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很奇怪,當你有了打掃的想法,你會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

家裡的書櫃應該怎樣整理才更方便查閱資料;孩子的玩具怎麼擺放,更容易引導他探索;陽臺植物的管理怎麼優化,讓家裡更有生機;家居舊物有哪些可以扔掉,讓生活更有品質。

親自打掃,就是給自己一次認真規劃生活、整頓內心的機會。

多餘沒用的事物從你眼皮底下剔除,令生活變得簡潔有序,內心也重回秩序感。

《簡單的藝術》裡說,整理思維,就是要把用不著的東西清理掉,為重要的東西騰出空間。

深以為然。

減少雜物,清除思慮,去糟粕留精華,人才會越來越清爽。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看到一則新聞,25歲小夥,13年前一場大火讓他失去了雙親和外婆,他自己也被燒成重傷,人生深受打擊,身體康復後,十幾年來也鮮少出門,對鄰里也避而不見,每天靠吃外賣填飽肚子,家中堆滿垃圾。

居委會知道後,派四名環衛師傅從他家清出3個房間垃圾,裝了20個大袋,連卡車都裝不下。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有心理學家分析說,喜歡在家裡堆積垃圾,沒有動力打掃衛生的人,是抑鬱的跡象,情況嚴重者,需要做心理評估並進行中長期心理輔導重建。

家裡長期雜物垃圾橫生,容易令人滋生頹廢感,再遇上生活不順,抑鬱症狀也更容易加劇。

相反,一個人身處逆境時,如果他把周圍打掃乾淨,會有更積極的轉變:

一重獲生活的掌控感。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行動,但你會有種做了具體事的務實感,心態也變得陽光。

二獲得平靜的力量。

打掃讓你專注於當下,沒空想煩心事,就像在心裡裝了360軟件把心理病毒攔截。

楊絳先生在文革時被派去洗廁所,被大材小用的她雖然遭到不公平對待,但她打掃廁所卻非常認真,置備了齊全的打掃工具。

如小鏟子、小刀子,又用竹筷和布條做了一個小拖把,還帶了些去汙粉、肥皂、毛巾和大小兩個盆兒,放在廁所裡。

不出十天,她把兩個斑駁陸離的瓷坑、一個汙垢重重的洗手瓷盆和廁所門窗牆壁都擦洗得煥然一新。

楊絳先生後來回憶,洗廁所看似是髒活,但實際是優活,一方面可以躲避紅衛兵的迫害,另一方面可以讓她有獨立的空間,可以不看誰的臉色,“享受到前所未識的自由”,內心得到平靜。

打掃,是在為自己構建小型的避難所,在清潔物品時,也是在淡化傷痛。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太宰治在《女生徒》裡說:“洗完衣物,會把浴室打掃一下。然後,我輕輕地拉開房間的隔扇門,這時立刻聞到了百合花的香味,感到心情非常爽快,就連心底都透明起來,好像有種崇高的虛無感。”

快樂有時候很簡單,不過就是讓感官陷入乾淨舒適的溫柔鄉里。

《掃除道》的作者鍵山秀三郎,提出過一種“掃除哲學”。

他自己是掃除道的實踐者,在生活中,他要求鞋要擺放整齊、榻榻米的門檻不能踏、拉門必須抓住把手進行開關。

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員工因為工作不順發脾氣、踢椅子,他作為老闆親自在公司打掃衛生,他相信整潔的環境能消除浮躁。

他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公司的掃除文化漸漸形成,公司的風氣變得越來越好,員工做事更專注,集體意識和配合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公司業務蒸蒸日上。

鍵山秀三郎相信,當你清掃一個地方,就賦予了其生命,掃除者將受益於它。

整頓壞境,是一次撥亂反正的過程,不管是公司還是人都在正面改善,效率也在潛移默化中靜變。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阿雅說在少女時代喜歡去大S的房間朝聖,她的房間超級整齊,衣服分門別類,鞋子寫好編碼,一絲不亂,很令人佩服。

能把日常整頓得利落乾淨的人,人格也差不多。

大S是七仙女裡的女王、家裡的主心骨,她的為人處事有種鐵骨錚錚的力量感。

以前坐在我隔壁的同事,每次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公司,認認真真地把自己桌面、電腦、鍵盤擦一遍,整理桌面的文件,他的桌面擺設很符合日本豐田的5S現場管理法,所有物品一目瞭然,整整齊齊。

他做事很高效,無論想要查找什麼資料,都能第一時間找到,做事也比別人專注,專業的職業形象令人深刻。

有時候,一個人打掃整理的本事,也折射出做事的特質。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啟動掃除力後,生活從糟糕到發光

李敖在自傳裡說,他坐牢時,每天都打掃衛生,把馬桶以及蝸居的幾平方米地方擦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別人坐牢度日如年,他在方寸之間找到磨礪心志的方法。

人生處於低潮時,打掃是一種修煉方式。

有時候我們的房間就是我們腦袋的另一種映射,給房間清掃、換空氣、給花瓶換換水,就是給腦袋、心靈的VIP保養。

當你在打掃時,就是在整頓自己,為過去清理現場,告別那個你不太滿意的自己,是自我重啟的契機。

當你想改變自己時,不妨先從做一次全方位的清掃開始,物理空間的變化,是其他變化的伏線。


作者介紹:慶哥,水瓶座職場媽媽,養生乾貨總結癖,煲湯讀書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