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做決定猶豫時,在商業中做決定時,請記住這個故事


當你做決定猶豫時,在商業中做決定時,請記住這個故事

一個漁民想弄清水裡到底有沒有魚群,為此決定跳下水一看究竟。當他潛到水底時,發現確實有一個很大的魚群,於是立即爬上船撒網下去。可奇怪的是,當他把網收上來時,卻又發現魚網裡空空如也。他百思不得其解,弄不明白這麼認真地撒下去的一網,怎麼就沒能捕到一條魚呢?其實,就在他跳下水再爬上船的時候,那群魚就已經受驚逃掉了。這個可笑的漁民,居然不知道只要撒下網去就能馬上弄明白水裡到底有沒有魚群,卻還非得跳下去看個究竟不可。他的悲哀,就在於不知道在模糊狀態下,撒網要大膽,要大膽地憑著感覺進行嘗試,而嘗試的結果又恰恰就是驗證當初的感覺是否正確的最好依據。

每個人生活中最好的機會,幾乎都出現在那些你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真正把事情做起來的人,考慮的問題的過程其實是這樣,這件事我一定要做,缺什麼東西我去想辦法去爭取。而什麼做不起來的人,永遠在等待時機成熟。當然,等待的機會可能永遠不會到來。對於商業世界來說更是如此。

一切商業機會都包含了大量的未知因素,等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的時候,市場早已經被那些趁著一切不明朗就衝進去的人瓜分乾淨了。真正的好機會,永遠都存在與未知中。而鑑於人類對於一個未知事物的群體接受度的判斷力是極其有限的,一個優秀的老闆的最佳選項就是邊做邊根據形勢快速調整自己的商業活動,而不是事先把一切事情都預料好了。

亞馬遜的創始人當年在網上賣書的時候,他是不可能已經計劃好公司的業務要包括電子閱讀器、電商、流媒體、雲計算、無人機的;騰迅當初建立的QQ即時通迅系統時,也不可能已經計劃好微信和小程序。這些後續的發展,不是設想出來的,而是在不斷預判與實踐中逐步實現出來的。

當餐飲行業出現問題時,當看不清或難以做決斷時,採取的唯一方式就是立即行動,在行動中調整,在調整中行動,其實絕大多數有規模的企業都是在不斷試錯自我迭代發展起來的。


當你做決定猶豫時,在商業中做決定時,請記住這個故事

在中國,一代偉人鄧小平就曾經說過,要大膽地摸著石子過河。因為這條河以前大家誰都沒有走過,誰都是第一次走,誰都不知深淺,誰都沒有經驗,而敵人卻又快追上來了,所以,就只得摸著石子過河了。摸著石子過河,當然是有風險的,但能不能等到河水退下後,或者等到把一切都測量準確後,再走過去呢?顯然是不能等的。

所以,摸著石子過河,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而鄧小平講這一番話的意思,就是要鼓勵人們在情況不太清楚、局勢不太明朗、條件不太成熟的情況下,大膽地進行嘗試,其要點就在於一個“摸”字和一個“過”字。會不會摸?能不能摸準確?這是個技巧上的問題,解決技巧問題需要智慧;而敢不敢過卻是個勇氣上的問題,連勇氣都沒有,還需要什麼智慧,智慧從來都是和勇氣站在一起的。

當然,也並不是說任何事情只憑勇氣就能成功,更不是說任何時候都不用等到條件成熟就可以大膽行動。如果真是什麼都不顧地莽撞乾的話,那就不叫做“摸著石子過河”、而叫做“抱著鐵陀過河”了。什麼時候需要耐心等待,什麼時候需要大膽行動,必須首先掌握好分寸,進行科學和系統地思維,需要借鑑自己及古今中外的經驗和教訓。但凡根據大數據分析及豐富的經驗知識來看,感覺上屬於應該立即行動的那一類事情,奉勸大家都不要等、也不必等,立即行動就是了。當然,立即行動也不一定能贏。但至少會多一次機會。何況,沒準就因為你的這一搏,情況就會往有利的一面發展呢!但假如你始終等待的話,你卻將很難有發展的機會。

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要學會大膽地時行模糊決策,同時也要大膽地進行嘗試,不能等到一切都弄明白後再說,更不能等到條件完善成熟後再去做。(本文為連載內容節選部分,見全書可持續關注)


當你做決定猶豫時,在商業中做決定時,請記住這個故事

《您好,樹精靈》第一部樹之智慧一書,講述的是從餐飲行業做為切入點,分析研究各行各業特點與本質,提出商業思維的最終解決之法——樹智慧邏輯思維法則,並對樹智慧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論述。可加關注持續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