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出水古瓷以海撈和河撈居多,這件是運河瓷,來自山東德州。出水瓷不太好鑑定,往往被誤判造成冤案!藉助微觀很容易識別水撈古瓷,只要掌握了水撈古瓷的微觀共性,就不會看走眼。


下面這件不是汝窯水仙盆,是鈞窯的!要是您乍一看是汝窯的話,這很正常,要不就不會有“鈞汝不分”之說了!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我們先說說為什麼是鈞窯而不是汝窯?其實在微觀層面是一眼可分的。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上面3張圖是這隻水仙盆釉面的250倍電子顯微圖,一看就知道是鈞釉特徵。汝釉的普遍特徵是乳濁感,不透亮,有點發灰,氣泡稀疏大小相對均勻“寥若晨星”,不發藍,沒有流動感,幾乎沒有相差懸殊的特大氣泡。

鈞釉的普遍特徵是:釉層透亮,發藍,有流動感,氣泡大小懸殊,有特巨氣泡分佈,氣泡顯清亮。釉層汝窯發灰不透,鈞窯透亮發藍有流動感。

現在市面的仿汝瓷微觀特徵上全是鈞釉特徵,沒有發現汝釉特徵的,可以肯定汝釉配方還沒有破解。掌握這一要點至少可以保證買不到仿汝瓷。

汝釉配方和鈞釉配方都可以呈現幾乎一模一樣的出窯髮色效果,這是“鈞汝不分”說法的來歷。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上面4張圖,可以明顯看出陰陽面來!陰面是出水前的著地面,釉面剝落失光。

陰陽面識別也是古瓷鑑定是小技巧之一,多數情況下很奏效,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基本絕大多數古瓷都有或多或少可以識別出的陰陽臉來,特別是在顯微下,幾乎個個都是!

而做舊仿品大致周身同態的,找不見自然的陰陽臉。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這是折射光效果,膜狀白霧反射顯示沒有化學做舊特徵,未見人為打磨痕跡,沒見消光劑特徵。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上面是口沿部情況,可以看出屬於自然作用的結果。


下面這幾張圖是核心要點!必須得放大圖片仔細看才行!特徵很細微,很容易被忽略!一般情況下也很難順利拍攝清楚,這是在約15底傾斜的折射光下捕捉到的釉面最表層的細微剝落現象: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通過上面幾張圖可以明確釉表最亮的一層已經所剩無幾!絕大部分已經駁蝕殆盡!這種銷蝕特徵是最可靠的自然老化證據!

相對於這一指標,其它指標都處於輔助地位了,只要這一特徵確立,基本就可以確定是老瓷無疑了!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這幾張圖可以看出鈞窯是多次施釉燒成的,最起碼3層以上的。歷史上鈞窯之所以聲名遠揚,與其不惜工本的生產工藝的分不開的!胎先燒成再上釉,這在五大名窯裡好像還只有鈞窯這麼做的!所以鈞瓷沒見過燒變形了的。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這是一個破口氣泡的特寫,3個角度拍攝的,可以看出是個典型的自然老化氣泡。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這是足底,髒汙屬於出水後傳世沾染,氣泡開口桌面髒汙容易進入。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一件水撈瓷——宋鈞窯水仙盆的微觀解析

這4張圖比較有出水特徵的普遍共性,折射光下有似鹼灘的那種反白,且這種白似比較濃厚點,與其它古瓷折射反白有區別的。掌握好這一點有助於迅速把握大方向。


簡單小結:“鈞汝不分”之說在宏觀上的確是,但在微觀上是大相徑庭,很好區分的。凡出水瓷陰陽臉相對好找,微觀特徵也好把握。折射光下觀察釉面駁蝕是個功夫活,一般人沒點耐心和熱情投入的話還真把握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