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積重難返,國際資本要集體做空?

印度的疫情似乎有蔓延之勢。印度總理莫迪14日宣佈,印度將繼續實施18天的全國封城,進一步夯實抗疫取得的成果。但是“封城”意味著印度的經濟將繼續受到影響。

同樣是14日,印度確診病例突破1萬例,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印度每增加1000個病例現在僅用了24小時。

很多專家認為,印度是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所在,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新型病毒今後的發展軌跡,將很可能由印度來決定,尤其是印度應對這一危機所採取的措施。

疫情的危險警報拉響的同時,印度還面臨著被世界資本集體做空的危險,因為,目前印度經濟的很多做空條件似乎已經形成。

被疫情重創的印度經濟

印度經濟積重難返,國際資本要集體做空?

全國封城給印度經濟帶來巨大的打擊。

在封城期間,印度全國92%的商店關門歇業,在大城市領取日薪的打工者有5000萬人失業,有4億人跌到到貧困線下。印度政府在這次封城中,還特別考慮到在4月20日之後,一些受疫情影響不嚴重的地區可以適當放開生產,從而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印度零售商協會的調查顯示,全國封城中,除了生活必需品商店之外,其他約有92%商店全都關門歇業,預計至少需要一年印度商業才能恢復元氣。

印度航空業遭受嚴重打擊。國際航協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印度整體全年客運量減少9%,損失約21億美元,減少約57.5萬個工作機會。

印度央行9日發佈報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央行對今年不會有任何增長預測。與此同時穆迪、惠譽和高盛集團等國際評級和金融機構分析,印度今年經濟增長僅有1.6%到2.5%。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印度經濟持續下滑,印度的全國失業率已接近9%,達到43個月的最低,城市失業人口達到5000萬人,約有4億人返貧。

印度金德爾大學商學院院長 拉吉什:中小型企業是印度就業的骨幹力量,因此如果政府專注於就業並確保窮人獲得最大的支持,就應該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中小企業部門完全應該得到各種幫助,比如免稅和信用擔保等。政府可以採用貨幣,金融和財政的方式給中小企業以支持。

衰退之勢早已成型

印度經濟積重難返,國際資本要集體做空?

印度經濟的衰退之勢早就出現明顯的徵兆。

2019年三季度開始,當時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5%,約為2018年上半年增速的一半。消費者信心已跌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勞動力市場也變得非常脆弱,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失業率已攀升至6.1%,創45年新高。

影響深遠的是,印度當前的失業人口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年人,這一群體並非沒有勞動意向,而是其勞動技能與崗位要求不匹配,這一因素長期困擾著印度經濟增長的質量和速度。簡而言之,不是印度國內無法提供足夠工作崗位,而是沒有足夠的低技能崗位提供給缺乏技能的工人。

在此之前,印度還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在過去的十年裡,人們預測它將與中國和美國一道,在全球貿易中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但是上個季度,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增長速度都超過了印度,而馬來西亞緊隨其後。正在努力應對自身經濟放緩的中國經濟增速達到了可觀的6%,而越南則以7.3%遙遙領先。

如今的印度似乎已經從一個被譽為“候補巨人”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失敗者”。

在全球農業成本下行的大背景下,印度較低的技術效率和近13億的人口數量反而抬高了食品價格,並進一步拉高通脹,這使得印度在全世界“獨樹一幟”。

印度糟糕的金融體系也可以說是經濟癌症的重要基因。印度銀行正面臨著世界上最大的不良貸款負擔。就連影子銀行也出現了問題,最著名的影子貸款公司之一Infrastructure Leasing & Financial Services Ltd.的違約事件引發了流動性危機。

印度經濟學家巴塔查吉表示,一個經濟體保持增長需要內外部共同作用,出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印度出口份額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佔比不斷提升,最高曾達到48%。但18年開始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趨勢影響,印度出口佔比已經下降至44%,成為印度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這是兩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印度對外出口產生直接影響;二是美國在遏制一些其他國家的對外出口,也對印度產生間接影響,因為當前印度出口的主要為中間產品。

結構性問題阻礙經濟恢復。在印度國民經濟組成中,農業僅佔GDP的17.3%,但卻為該國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了生計。然而,由於糧食與蔬菜價格的低迷、農村科技的薄弱、農村居民就業困難,印度農村居民增收困難,導致消費難以為繼。

似乎滿足被做空的條件

印度經濟積重難返,國際資本要集體做空?

印度的經濟現在可謂是內外交困,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除去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僅僅是債務危機和美元荒就能把印度逼入死角。

從2003年開始印度債務一直在不斷增長,在2008年美聯儲開始QE以後,印度向國外(主要是向美國)借錢的速度猛然加速。印度央行數據顯示,印度公共債務已達到約1.19萬億美元(包括各邦的債務),但印度外儲僅約為4017.76億美元。外債與外匯儲備呈現出嚴重的倒掛模型。這就意著,印度經濟應對各種風險的資金實力不足,甚至需要增加高昂負債才能度過難關。

疫情導致的美元荒對印度經濟的影響是另一場資本掠奪的開始。

一般意義上,美元荒首先會發生在經濟結構單一,美元儲備不多的經濟體身上,這是世界近幾十年來貨幣危機的固定戲碼,這次一點也不例外,同時,發達市場也會感受到壓力,而上週部分G10貨幣出現重挫就是最直接的反饋,由於目前全球債務已經高達237萬億美元,且其中大部分以美元計價,而美元升值使得許多經濟體在本幣走弱時更難償還債務,而一旦出現債務違約,就意味著本幣將會更弱了,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直到貨幣“大潰敗”的到來。

美聯儲今年以來,開啟無底線QE放水模式。按照美國聯邦首席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的說法,第一筆救助資金是6.2萬億美元(在美聯儲增加國債4,500億美元之後)。然後是美聯儲上週四宣佈2.3萬億美元額外計劃。此外,自去年9月回購市場陷入困境以來,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計劃又增加了2萬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美聯儲放水的資金並非像以往,流入全球市場,實際則是美元放水背後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的緊縮。

在此之後,印度經濟能夠做出的選擇不多,舉債的進程或還將進一步加大,因此可能會陷入新一輪美元荒,而這背後的邏輯,則是美元資本在印度不斷上演剪羊毛的風暴。按經濟學人雜誌的說法是,印度經濟或有一些人在與華爾街集團進行著某種利益交換。。那麼,美元資本在印度抽離的概率則進一步加大了。甚至有分析認為,一旦美元資本在印度持續抽離,印度經濟美元荒的節奏或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委內瑞拉”,上演以物易物的景象。

資本之手的動作或許成為分析背後揮舞的“鬼頭刀”,華爾街商品大王,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不久前再次向市場重新發出“阻擊印度經濟”的號令。他表示,“在2014年5月之前,我在印度有投資,我擁有印度股票,但在幾周後我賣掉了印度股票。自那以後,我在印度沒有任何投資”。對於負債累累的印度經濟,羅傑斯稱“他們根本不懂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