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後,失業人員、無業人員、工作怎麼辦?

年過30,對現在人來說是個大問題。

細心的人會發現,之前 “招聘要35歲以下”的。

而現在招聘企業或個人都偏於“喜歡更年幼”的。

經常會看到 “招聘:16~28歲” “招聘:32歲以下” 的招聘啟示,

有一次更誇張“招聘:16~24歲,有能力的,年齡可下調。”

注意,這個說的是“下調”,也就是“招聘16歲以下”的,當時看見就~。

現在企業更“喜歡低齡”人群,而“退休年齡”又延後了,

這對30歲以上失業、待業、無業人員,帶來了更大壓力,

未婚的人會直接“被單身”,

已婚無孩子、時間長了會“離婚”,

已婚有孩子、不保證不離婚、但“吵架”是難免的、孩子學業也會“波及”。

直接造成的情況就是:

大齡“剩男”“剩女”增加,

被迫“啃老族”一族,

已婚當“丁克”不敢要孩子,

結婚因為“一方失業”或“沒有收入”離婚,

兒童因為父母“沒有工作”或“家裡沒錢”而自卑、被欺負,……。

疫情過後,又會有很多宣佈破產、倒閉的公司和企業,

不是危言聳聽,去看看周邊店鋪,個人企業應該不少,還有沒有再看見了,

而這些直接又帶來“大批失業人員”,加之一直處於“待業的人員”、還有“無業人員”,

這是一個“可觀”的數字。

哦,還要加上:

因為科技發展~被機器人頂替了的~人類工作者,

還有因為疫情引起的~歸國潮~她們回來了。

這其中:

留學或者出國歸來的人一直是中國企業很喜歡的招聘的員工,

不管她是否“人品”過關,起碼外語很好,且經驗豐富,所以歸國人群競爭力是很好的。

還有一直流行在企業、單位裡的 “外地人優先” 政策,所以外出務工,好找工作一些。

其次28歲以下的,目前是28~以後可能~,說是“精力旺盛”?說是“有活力”?

還有男生一直比女的好找工作一些,要男的居多,同等水平留~男不留女、潛規則,

當然,某些崗位,也有例外~~

請問:

你是怎麼證明的,30歲以上的沒有活力、沒有精力?(年齡歧視)

你是怎麼證明的,本地人不如外地人能幹、能吃苦?(地域歧視)

你是怎麼證明的,某些崗位女生或男生,幹不了的?(性別歧視)

你是怎麼證明的,大專生就搞不定本科生的工作的?(學歷歧視)

你是怎麼證明的,女的要生孩子顧家,工作不行的?(未育理由)

你是怎麼證明的,單身無業遊民,有人娶有人嫁的?(未婚理由)

你是怎麼證明的,……

請回答!


32歲後,失業人員、無業人員、工作怎麼辦?

需要工作


32歲後,失業人員、無業人員、工作怎麼辦?

失業的人在街上乞討


32歲後,失業人員、無業人員、工作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