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 Mendaro

該項目是設計師為其好友克拉拉·塞布里安(Clara Cebrian)設計的住宅兼工作室。克拉拉是一位藝術家,不喜歡過度設計,而是鍾情於像“羅恩·韋斯萊住宅”那樣可以隨著時間改變的空間。因而設計完全從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出發,旨在營造出一種“幾乎什麼都沒有”的空間氛圍。


▼空間概覽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住宅改造自一個10x10m的倉庫。倉庫的屋頂由兩個鋼製椽條支撐,立面上開有兩扇窗及一扇門。為了使“幾乎什麼都沒有”的空間也能像“幾乎什麼都有”一樣,房屋內的陳設避免被緊湊的放置在一起。▼倉庫外觀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設計中有三個關鍵點:一是維持空間原本的方形結構,二是業主克拉拉購買的廚房用具需合理安置,三是下水管道的位置無法更改。設計師因此在空間內設立了一堵“擋牆”,其後是開放式廚房。廚房將成為空間裡的功能性主角。擋牆遮擋住了另一側的浴室及其他設施。擋牆位於倉庫的桁架下方,保留了倉庫原有的結構。與此同時,擋牆也避免空間直接朝門開敞,保護了尤其是浴室空間的私密性。▼擋牆一側設有開放式廚房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自平臺下向外看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擋牆另一側設有浴室及盥洗設備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從門向內看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在討論克拉拉臥室地點時,設計師設想過多種方案,帶輪子的床鋪,艙室,有窗戶的盒子空間等等,最終方案決定將床鋪與地面分開。因此設計師在倉庫內設立水平結構,並通向倉庫外。設計師相信,與外界相連有助於心理健康。床鋪最終成為該項目的亮點所在:臥床鋪安排在一個非常輕便的半懸掛式平臺上,該平臺亦反向支撐起屋頂的一小部分。建築師與Manuel Ocaña合作設計了這種結構,採用20mm的鋼結構承受壓力與懸掛的重力,8mm波浪形的鋼條提供張力。平臺最多可承受5個人的重量。同時,設計師製作了可以藏起來的帶輪梯,方便上下。▼臥室與地面分開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臥室通過樓梯與室外相連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可移動樓梯方便上下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輕便的半懸掛式平臺結構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平臺結構細節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平面圖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剖面圖

馬德里Topo棚屋 | Pia Mendar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