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一看就會的自然門內圈手需苦練,更要領悟

由於前一陣子小卒要準備考試,所以停止了一段時間的更新,有很多朋友看完小卒“自然門”功夫的介紹後,一直在問小卒什麼時候寫“內圈手”。內圈手是自然門功夫的根本,是自然門武術裡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小卒一直擔心寫不好,本來想去拜訪完杜心五先生第三代傳人曾小平老師後再來寫,奈何拳友頻頻相邀,小卒也一直很期待,於是提前動筆,寫的不好的地方希望拳友們多多包涵。

自然門功夫是一門練功不練拳的武術,沒有繁雜繚亂的套路,所有的招式動作都是用來修煉自然功的,而在僅有的幾個招式裡面,小卒首推內圈手,只有內圈手練好了,自然門功夫才算入了門。

大道至簡,一看就會的自然門內圈手需苦練,更要領悟

萬籟聲年輕時的矮襠步 內圈手

什麼是內圈手?

自然門內圈手是集內功、輕功、實戰於一爐的傳統功夫,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身法矯健,體輕如燕;可以做到一羽不能加,一蠅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自然門內圈手包括了:“自身位移運動的內圈手行走”和“自身位靜運動的內圈手立正”。有些拳師也將之稱為:內圈手走圈和樁功,這一靜一動,相輔相成。

內圈手的動作外形,與軍人走路的走姿形態,有些相似,從這個走路的形態入門,可以千變萬化,即可變化成傳統武術的各種練法,也可以變化成各種國外功夫的打法。

大道至簡,一看就會的自然門內圈手需苦練,更要領悟

內圈手動圖

內圈手怎麼練?

內圈手雖然看似簡單,一看就會,幾乎人人都能做到,但是裡面的關竅卻不是坊間愛好者自己能琢磨出來的,需要有正確的方法和恩師指點。

一、自身位移運動的內圈手行走(內圈手走圈):

剛開始走內圈手,不要刻意要求,只要眼平視前方,雙手掄圓如車輪滾滾;步法、呼吸自然,不需配合動作。習練的時間為十五分鐘至二個小時。速度不可太快,快則散亂;也不可太慢,慢則痴呆;每組連續二下,宜以中速一組復一組連綿不斷的習練。

曾小平先生給大家介紹內圈手時說:一動無有不動。

欲“陽手陰手韌彈鞭、兩極虛實分明”,

須“出八合與回八開、同時對等”。

所謂“一動無有不動”,指內圈手行走時如龍身行走,手、眼、身、腳、息上下配合,左右一致的齊整行走。

一極腳手上下相連,二極腳手左右一致。在“二極腳手上下相連、左右一致”的基礎上, “陽手至手背出”,在於一面身軀回八開撬上、一面身軀出八合砸下,是為進打或向下打之基;

“陰手至手下出”,在於一面身軀回八開砸下、一面身軀出八合撬上,是為退打或向上打之基;

至此,二極之頭眼、身軀、腳手,“上下相連、左右一致”的齊整行走,方可成為“一動無有不動”的內圈手行走!

頭眼關注出八合之方向,一極身軀回八開、一極身軀出八合,一極腳手回八開、一極腳手出八合,三者一齊歸整:“拳無破綻”

大道至簡,一看就會的自然門內圈手需苦練,更要領悟

二、自身位靜運動的內圈手立正(內圈手樁功):

習練的時間為半小時至二個小時。舌尖輕觸上牙與牙齦的交界處,上下牙扣合,閉嘴。口腔內如唾液過多可輕輕嚥下。

立正的外形是“肌肉若一”。兩足根併攏,兩足分開成為九十度站立。兩足尖亦不往裡抓扣,兩足根亦不往外蹬扭。兩腿內靠自然伸直,兩胯不可向上用力,也不可向下坐胯。兩手下垂自然伸直,兩肩不可向下用力,也不可向上聳肩。身軸豎直、身軀面對正前方成立正姿勢。身軀不可轉動,不可前俯後仰,不可左右歪斜,如同“牌位”。

一靜無有不靜

欲“延年益壽不老春、真氣充沛”,

須“神棲兩目無二念、真人呼吸以踵”。

剛入門練習內圈手時,可以不需要走矮襠步,自己平時怎麼走路就怎麼走。經過一段時期的練習,使氣清純、自然,此時氣隨走動,會自然下沉(不是強行導氣),氣沉則體“重”,此時走動中自然就會下矮襠步,而不是為了練習腿力,刻意下矮襠步練習,否則增強了腿力,但失去練矮襠步、內圈手的真正意義。若為練腿力,有更多有效的現代鍛鍊方式,又何需通過矮襠步來達到?矮襠步內圈手再經過長時間練習,氣自然迴旋、上升,此時就轉為“輕”。內圈手可練至既“重”又“輕”,重而靈活,輕而有根,兩者既矛盾又並存,即符合自然的對立統一。另一方面,通過矮襠步、內圈手練至氣之迴旋,即達到混圓一體,也就是說內圈手可練渾圓之氣。

大道至簡,一看就會的自然門內圈手需苦練,更要領悟

內圈手要達到什麼樣的層次?

當年杜心五先生剛開始跟著徐祖師學藝時,天天走內圈手,杜心五不明就裡,暗想:這都是些啥玩意啊。心中頗為不服,於是便去偷襲徐祖師,結果在徐祖師手下慘敗,才收攏心神,平心靜氣的走了幾年內圈手。那麼內圈手究竟要走到一個什麼樣的層次才算一個臺階咧?

杜心五先生曾經跟他的一個朋友講過,有一天走內圈手時,感覺自己口鼻呼吸頓斷,不進不出,不呼不吸。身體在動,但是感覺自己沒有用力,而是身體後面有股力量推著他動,不動不行。這就是胎息境界,也算是內圈手到了一定的火候。

萬籟聲先生也說:內圈手練到一定地步,會有一種“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感”。

大道至簡,一看就會的自然門內圈手需苦練,更要領悟

練習內圈手的注意事項

1、環境:禁在霧氣瀰漫、塵土飛揚、空氣汙染的地方練功。

2、著裝:練功衣褲宜寬鬆,腰帶宜稍緊,足穿平底短幫輕便鞋。

3、時間:飯前、飯後及喝酒後,一小時內不宜練功。禁早起時即劇烈運動,以免留下內臟疾患或肢體傷殘。應舒緩地運動至熱身之後,方可進行。

4、禁憋住大小便練功,禁空腹飢餓或過度疲乏後練功。

5、凡劇烈運動後,禁立即休息。應養成緩衝運動習慣,散步緩衝到呼吸平和心跳正常為止。

6、在運動中途,禁急快猛喝涼水或冰鎮飲料,以免心臟過早終止散熱工作,因心臟過熱而造成損傷。在運動完畢的半小時之後喝水為宜。

7、練功強度是否適當,以緩衝運動完畢後來確定。出汗太少為練習不足,身體疲乏為練習過度,以精神飽滿為有得。

大道至簡,一看就會的自然門內圈手需苦練,更要領悟

內圈手是自然門裡貫穿始終的功法,不管你功夫練得再高都需要你持續的修煉下去。練習內圈手不僅需要下苦工,更需要悟性。有道是: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技者近乎道也,慢慢領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