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说 在“播种”新理念之前,不必急于“收割”消费者

近日,海底捞、西贝的涨价,老罗的直播带货,老罗的十个月库存小龙虾等消息引发热议。有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不,也有消费者表示对此不满。当下的疫情之下,饮食行业一直在突围自救。各地政府部门也鼎力支持,鼓励消费。堂食开放,餐饮企业就涨价。快递开放,食品企业就卖库存。这些做法难免让消费者心寒到难以接受。


疫情高峰过后,各地餐饮饮食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尤其是大型连锁餐厅以及网销企业,在响应国家不裁员政策的前提下,自我激发企业活力,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应该说是,餐饮的春天刚刚到来,互相之间的竞争也开始拉开帷幕。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餐饮方面的消费欲望也达到了顶峰。


但是,不管人们的消费欲望有多么强烈,价格和品质永远是个导向性的敏感索引点。价格和品质越是适当,人们消费欲望的释放就会越发充分。反之价格的暴涨以及品质的残次,就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激情。不管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有多强,物美价廉永远都是消费行为的重要考量之一。


然而在实际经营的运转中,物美与价廉本身就存在着矛盾性,绝对意义上的物美价廉难以存在,因为物美需要提高成本,价廉需要降低成本,显然,这是市场经济的某种必然基因,物美与价廉,犹如身体与影子,而身后的影子,永无都不可能跑过身体。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餐饮企业的涨价也不是不能,因为他们是市场的主体,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一定会通过市场链条传导于价格的表现上,企业应当定出什么样的价格,最终还要遵从于市场的意志,从本成上考量合适了,就没必要涨价,从成本上考量不合适了,那涨价也是无可厚非的事。


这不必套上所谓道德的绳索,价格的上涨与下降,其实都是市场经济活力的表现形式。如果涨价过高了,那它迟早会降回来,否则,它便无法生存下去,这笔账企业会算清的。而如果涨价之后,企业依然健在,那就说明涨价是应该的,因为市场规律站在了它的一边。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次疫情正在改写着餐饮业的样貌,这次疫情使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快递下单消费的形式,已经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对卫生的挑剔上了很大的台阶,物美价廉已不是唯一的选项,而这,其实也是人们卫生习惯的进步。


即使疫情完全过去了,饭馆的消费人数恢复了,可以聚餐了,那么消费者也会格外在意那里的环境卫生,甚至是后厨的卫生状况。也正是因为即将可以聚餐了,餐饮业才应主动提高餐食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以及人员服务标准。


显然,对于餐饮业来说,疫情过后就是到来的春天,但这次疫情正在改写着餐饮业的样貌,也意味着餐饮业将面临某种程度的洗牌。虽然一些企业的涨价是难以厚非的,因为它们也是在遵从市场规律,最起码是试探着走了一步。


但是,在改写样貌的过程中,定价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还有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在开张之前,首先要自我革新,而不是简单地徘徊或复制恢复于原来的水平,虽然这需要对卫生方面和其它方面的成本投入,但这值得。


而在做好这些最新服务理念的“播种”之前,就急于通过涨价“收割”第一波消费者,那么在餐饮业的洗牌过程中,很可能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处境中。因而,就目前来说,从排序上来看,练好内功的意义要大于开门涨价的意义,对于企业而言,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其实也是一种价值排序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