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惹眾怒!廣東等餐飲協會"維權",行業寒冬如何共克時艱?

摘要:手心手背都是肉


美團惹眾怒!廣東等餐飲協會


疫情期間,餐飲行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暴擊。這段時間其他行業陸續復工,然而餐飲業的復工顯得尤為艱難。


以美團為代表的外賣平臺成為餐飲業的救命稻草,然而美團不僅沒有為商家讓利,還在瘋狂"吸血"。


餐飲企業普遍指控美團的抽傭比例過高,喊降價;美團卻回應說,自己每單的利潤不到2毛錢,錢都給騎手了。


騎手真的賺到錢了?真相究竟是怎樣?


01


4月10日,廣東33家餐飲協會,和美團"槓"上了。當天廣東省33家餐飲協會聯名向美團發出一封措辭強硬的交涉函,要求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降低外賣服務佣金等。


美團惹眾怒!廣東等餐飲協會


在廣東省餐飲服務協會之前,已有重慶、四川、雲南山東多地的餐飲協會發文,直指外賣平臺高佣金、涉嫌壟斷經營等問題。


2月18日,重慶市工商聯餐飲商會1987家企業聯合發出公函,呼籲美團點評等外賣電商平臺減免佣金。


2月20日,四川省南充市火鍋協會以公開信形式,舉報美團存在突然提高佣金、壟斷經營及不正當競爭兩方面問題,獲得南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受理。


2月22日,雲南省22萬餘家餐企發佈致美團外賣等平臺的《公開信》,直言"現行外賣佣金費率較高,讓餐企苦不堪言、雪上加霜。"


2月24日,山東省飯店協會等山東省級涉餐飲協會代表山東省37萬餘家餐飲企業呼籲,在疫情期間,希望外賣平臺儘快出臺降低佣金費率在內的各項餐飲扶持措施。


面對多方炮轟,4月13日,美團回應,"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真實的數字遠低於各種傳言和想象。"並且利潤低至每單0.2元。


但是,這並不能解釋其對入駐餐企不斷提高佣金收費比例的合理性問題。低至每單0.2元的說法,並沒有進一步可信服的證據。


比如200元一單的和20元一單的訂單,對騎手來說每單的收入是一樣的,而美團平臺卻是按百分比抽傭,這意味著美團有很大的利潤操作空間。


面對多方質疑,美團又會如何回應才能讓大家心服口服,這個是需要美團面對的一個大難題。


02


與2020的多方炮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團2019的財報成績很亮眼。


美團的財報顯示,2019年四季度營收281.58億元,同比增長42%;淨利潤14.6億元,去年同期虧損34億元。


2019年三季度,其外賣收入155.8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外賣單量同比增加38.1%,至25億筆。


尤為引人關注的其毛利率提升明顯,毛利率為34.9%,較2018年同期提升10.9%!


而餐飲外賣毛利率為19.5%;餐飲外賣的毛利主要就是來自佣金,外賣佔比也很高。


美團惹眾怒!廣東等餐飲協會


美團近日公佈了財報之後,王興也聊起了美團的未來發展:"我們再度收穫了一個增長強勁的季度,之後要在具備成長性的新業務上加大投入。"


如今,美團市值(截止4月16日)更是高達5752.93億港元。成為了僅次於阿里、騰訊的第三大互聯網巨頭。


雖說,美團也面臨用戶和商戶增速放緩的問題,但相比此前處於"燒錢"階段,賬面淨損失甚至數百億的狀態,如今的美團已經步入盈利的正軌。


其創始人王興也曾說,美團正走在持續性長期盈利的路上。


但是2020年,美團還會保持甚至超越2019年的成績,抵達千億營收目標嗎?


面對商家對抽傭比例的不滿,以及另一巨頭"餓了麼"的強勢競爭,再加上2020經濟寒冬,這個目標恐怕很難實現。


高佣金、獨家合作限制等,一直是外賣平臺的頑疾,只不過在疫情期間被放大了而已。


話說回來,美團其實也挺不容易的。


美團惹眾怒!廣東等餐飲協會


一是有龐大的外賣騎手團隊要養。截至2019年年底,累計約有720萬外賣騎手。給騎手的訂單費就是一個不小的數額。


二是美團處於兩難境地,在疫情期間特別明顯。若抽傭比例低,則自己獲利太少;若抽傭比例高,則會使商家叫苦連天,面臨倒閉。


但是,美團作為新興的互聯網大型企業,它的發展也是依靠廣大人民。國家有難,總該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以美團為代表的外賣平臺應當謹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適當讓利商家,以更好地度過此次"寒冬",爭取雙方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