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定位》—在潛在客戶心裡尋找空位

讀書《定位》—在潛在客戶心裡尋找空位

現在所有已有的市場基本上處於飽和狀態,後來者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你是行業中的後來者,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在潛在客戶的心中找出一個空位來,這個空位相當於一個空白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上做定位,你的產品就有可能出其不意地成功。

要想找到空位,必須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人人都朝東走,那你就得找到一個空位往西走。找空位的重點是做別人沒做過的,做別人想不到的。大家應該都知道著名川菜“毛血旺”,這道菜的發明,就和找空位的理念相似。

在20世紀40年代,重慶有一位屠夫把賣豬肉剩下的雜碎,不是低價處理,就是扔掉。屠夫的妻子覺得這樣太可惜了,就把豬肉的邊角料,血塊、肥腸、肺葉放在一起煮,沒想到煮出了別樣的美味,從此毛血旺傳承於世。當人人都覺得豬肉才是好東西時,沒有人想到豬雜碎也能烹製出美味,這就是人們心中的一個空位,也就是一個空白的市場。

讀書《定位》—在潛在客戶心裡尋找空位

毛血旺的發明純屬意外,在商界我們很難遇到這樣一種意外,然後豁然打開一個全新的市場。不過大家不用擔心,尋找空位是有一定策略的,作者就為我們展示了以下幾種:

尺寸空位。在很多年前,底特律的汽車製造商們一直熱衷於加長和降低車身,使車形一年比一年流暢、美觀。後來,在長型車體大行其道的市場上,甲殼蟲設計的車身又短又寬的微型車橫空出世,搶佔了人們的視野,獲得了銷量成功。此處,甲殼蟲就是利用了尺寸上的空位,拓開了新的市場。

高價空位。如果你在一個品類中第一個建立了高價品牌,就會擁有一種優勢。智能手機中首先佔據高價格地位的“蘋果”就是這樣的例子。

不過,高價空位不是讓你盲目建立高價,賣高價不是致富之路。成功的秘訣是:你必須是第一個,用有效的品牌故事,在一個顧客能夠接受高價的品類裡建立高價地位。否則,賣高價只會把潛在客戶給嚇跑。

建立高價空位要在廣告中體現,而不是隻在商店裡體現。簡單來說就是,在做廣告宣傳時,要透露出我們的產品“就是高端,就是奢侈,就是好”的感覺,很多奢侈品牌像香奈兒、卡地亞,它們的廣告就總是透著一種特別高大上的感覺。另外像星巴克,它們的咖啡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但籠絡人心是關鍵是,它給人塑造出一種感覺——坐在星巴克裡喝咖啡就是高端。

讀書《定位》—在潛在客戶心裡尋找空位

與高價空位相反的低價空位也是一種很有用的策略。蘋果三星打著手機品牌中的高端定位,小米則注重低端定位,它幾乎是所有知名手機品牌中價格最便宜的,不但價格便宜,品質也很好,所以在非常短的時間裡火速吸引了一大批“米粉”。

在評估價格空位時,要記住,對傳真機、錄像機之類的新產品來說,低價位空位往往是個好的選擇。購買這類產品的顧客會覺得自己是在碰運氣,如果它不好用,我也沒賠多少錢。 但對於汽車、手錶之類的產品,高價空位則是更好的選擇。

性別也是一個空位。萬寶路是第一個在香菸領域裡建立男性定位的全國性品牌,此後銷量非凡;有一款香水打著“專為男士打造”的旗號,後來火速從眾多女士香水品牌中脫穎而出。美柚APP是一款專為女性打造的手機應用,現在用戶已經超過1.5億。

這幾個例子都是利用性別空位拓開市場的,這種專門為單一性別服務的產品能夠快速吸引到潛在用戶。

除了性別之外,年齡也是一個可供運用的空位。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保健品、按摩儀,就是在老年人身上尋找到空位。能打電話的兒童手錶,學習機,則是在孩子身上尋找空位。

還有,一天當中的時段也有可能成為空位目標

。比如感冒藥“白加黑”打出的廣告是,“白天吃一粒,晚上吃一粒,”這就是利用了時段空位來吸引顧客注意。7-11和羅森等便利店主打24小時營業也是利用時間空位。現在某些購物APP號稱下單後一小時送到,也是在通過時間空位來給自己建立優勢。

讀書《定位》—在潛在客戶心裡尋找空位

當一種定位貶值時,你可以往另一種定位上靠攏。比如,在美國,豬肉以前是跟牛肉一樣,走的是畜類定位,但是,隨著牛肉的持續走跌,雞肉則持續上升,不少豬肉選擇了和雞肉站在一起的策略,獲得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