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江:猴子的迷之自信

蘇江:猴子的迷之自信

本文首發於蘇江的博客(https://sujiang.blog/),如需轉載,請備註來源。

人類的自大,深入到了骨子裡。

視線所見,天圓地方,中原以外,皆是蠻荒。

我們一度以為,我們的所在,就是世界的中心。

到最近幾百年,我們才知道,世界比想象中要大很多很多,我們所站立的土壤,不是平面,而是個巨型球體。

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地球竟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後來,甚至連太陽也不是。

世界觀的轉變,如一記重拳,需要幾個世紀的消化,才能慢慢接受,略微清醒。

數千年來,無數一神論的信徒們認為,人類是上帝的揀選,其他生命都是沒有靈魂的。

直到進化論的提出,很多人至今也不肯接受人是猴子的演變。

好不容易,一些人承認我們是跟猿猴同類的動物,但

也不忘了在動物前面加上“高級”兩字

試問,我們高級在哪裡?

有人說了,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情感,擁有精神的力量。

可近代科學告訴我們,就連自由意志也是幻覺

人的意識也不過是多個“自我”的隨機展現而已,根本沒什麼自由意志。

人體不過是各種生物算法的集合,就連你的意識,也不是你能自由控制的。

當你的意識都不能自己控制,甚至會被算法設計和操控的情況下,還談什麼自由。

歷史的長河裡,經常有少數一些人仰望星空,偶爾自我審問:“我是誰?”。

而近代,自我懷疑的人越來越多,無法接受現實,或是對世界認識太清的人,反而陷入了抑鬱。

隨著科學的演進,人類的地位一降再降。

人類發明了計算機,慢慢又出現了人工智能,這成了人類智力的延伸。

人工智能技術剛剛興起時,從卡斯特洛夫對戰”深藍”,再到李世石、柯潔等人對戰AlphaGo,開始也都沒有把面前的機器放在眼裡。

直到計算機的一次出其不意的落子,令高手們毫無頭緒,根本不知道冷冰冰的對手是怎麼”想”的,人類引以為傲的”情感精神”竟成了致命弱點。

至此,圍棋這一運動項目的意義開始變味。

有些人開始恐慌,有些人也依舊認為,機器取代的是重複性工作,我們還能做創意性的工作,人工智能永遠無法取代自己。

人類仍然對自己蜜汁自信。

自信是人的本能,從演化的角度來看,自信和勇敢的人才敢走出叢林,尋找食物,探索未知的世界,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自信的人也往往顯得比實際更聰明、強壯。從而獲得更多的交配權

,這意味著更大的繁衍優勢。

太過於自信的人,結果就是自戀、自傲。

嬰兒還未出生的時候,還未有自我意識,以為自己與天地一體,來到這個世界,自己就是“神”,一發出聲音,世界就會立即滿足自己。

每個人自幼都有“全能自戀”的人格,以至於很多人成年以後,也在這種意識的影響下,以自我為中心,活在自己的世界,成為了我們口中所說的“巨嬰”。

成年人常常也有妄想症,我們喜歡看一些意淫小說,男生幻想著有一天機緣巧合,掉進山洞裡,被絕世高人傳授半生功力,從此打遍天下無敵。女生則妄想著有一天被富家子弟翻牌,從此走上人生捷徑。

我們常常對自己的能力高估,不切實際地幻想著一夜暴富。

有時面臨挫折,認為錯的不是自己,而是豬隊友,壞老闆,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

常常覺得,只要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再賭一把就贏回來了。

偶爾做對了一件事情,賺了錢,卻把原因歸結成自己的能力。

人都會對高估自己,忽略真實的數據與概率。

90%的司機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高於平均水平。

幾乎所有的基金經理,認為自己退休時的收入能夠比平均水平高十倍,達到3000萬美元。

幾乎所有的初創企業主都認為自己的企業能活過未來5年。

自信是我們的生存本能,過度自信在投資領域,卻是徹徹底底的心理缺陷。

過度自信的人常常表現為,高頻交易、高槓杆操作

尤其是單身未婚的年輕男性,行為更加激進。

不怎麼厲害的人,和覺得自己厲害的人,喜歡假裝自信,自我欺騙,但這種欺騙行為常常誘導大腦,於是自己就真的信了,等到面對真正對手的時候,就輸得很慘。

因為過度自信,很多人常常在小概率事件上冒險,明知是傳銷資金盤,也敢於參與,認為自己能及時逃頂,卻常常忽略一些明顯的白馬。

留戀於金融市場的人,都是過度自信的人,好在有他們,放大了市場的交易量、提高了市場的流動性。

即便是高智商的人,也會敗在自己的太聰明上。

他們總是喜歡去解難題,挑困難的事情做。在簡單的事情上,把事情複雜化。

高手則知道挑簡單的題做,“數星星”這種事讓別人來做,自己就“數數月亮”。最賺錢的事,往往是簡單的。

少有人能認清自己的能力圈,就像郭靖一樣,承認自己能力一般,願意在簡單的事情上下笨功夫

肯下笨功夫,是非常罕有的品格,只有承認自己平庸的人才有

承認自己平庸也不難,你只需認識到:

我們只不過是猴子而已。

普普通通的猴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