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古風:詠柳

春秋依依到灞橋,

營門不尊天子詔。

風流豔驚孟昶眼,

老淚溼浸桓公條。

謫仙詩中故國恨,

出塞曲裡羌笛遙。

如今咫尺天涯近,

不用四明狂客刀。

注:

1、依依,指:先秦詩經有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2、灞橋,唐朝時,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東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後才分手,並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特有的習俗。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灞橋

3、營門,這裡指細柳營,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細柳營


4、風流,指:王恭字伯孝,少有美譽,清操國人。恭美姿儀,濯濯如春月柳。常披鶴裘,涉雪而行,孟昶窺見之,嘆曰:此真神仙人也。昶,花蕊夫人也。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孟昶與花蕊夫人


5、桓公,桓溫。桓公北伐路經金城,見為琅琊刺史時所植柳樹已合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桓溫北伐


6、謫仙,即李白。李白有《春夜洛陽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此夜曲中聞折柳


7、出塞,即涼州詞,王之渙所作。“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賀知章


8、四明狂客,即賀知章。有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夢似剪刀。

古風一首:懷古詠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