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差依然存在,賺錢一點不難


最近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了很多做推廣的人。也購買了一些推廣服務,價格有高有低。但是我這個人喜歡搗鼓,所以千方百計的想辦法摸清對方工作的原理,把技術搞明白。後來把對方所用的軟件給找到了,自己摸索明白了。

加了這個軟件的交流群,發現每天都有新人進來,經常會有新人哭訴,花了多少錢買的軟件。這兒要說的是,軟件本身是免費的。只是知道的人不多。我如果不接觸這一塊,也不會知道有這個軟件的存在。每天都有人哭訴,一百兩百的買軟件。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我就勸他們心放開點,這不算騙,只是利用信息差賺了你一筆。

昨天晚上在這個群裡,又發生了一個騙子騙錢的事。說起來很簡單,就在群裡喊五十塊錢包教技術,我好奇也進去看了看,裡面有了十幾個人。後來交錢的時候我就退了,和這個騙子也私聊了幾句,要我交錢學技術。錢不多,但是沒看到吸引我的技術。

今天下午就有人在群裡罵,說騙子收了錢以後就把人拉黑了。騙子用的是一個小號,只有幾級的qq號,成本幾乎為零,對於新手來說,急切的學會軟件是需求,有人願意教自然想學。所以過幾天就有騙子來割一茬新人。

如果技術有多強也就算了,但是軟件每一步都有教程在群裡放著,群主過一會就發一個提示有騙子的警告,結果還是擋不住有人受騙。晚上又有新人要求學技術,說是學會給八十八元紅包,果然一大幫人加他,有截圖。說實話,有的時候不是人笨,只是惰性,有技術放那他是不看的,非要人教,如果能教會或者有獨特的技術也行,就怕是騙子一波波的來收智商稅。

本來想寫點正能量的東西,突然發現寫的都是騙子的事。回到前面的話題,一個免費的軟件,為何可以賣到三百五百的?甚至淘寶都有賣的,不過是八塊八。就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對稱。這些東西我覺得不能單純的歸結到騙人上面來。

做生意,從古至今都講究一個信息差,也就是信息不對稱,古代的商業交易因為地理交通不發達,所以從一個地方販賣到另一個地方,滿足需求。到了現代,雖然交通便利,但是商業的本質還沒變,都是“滿足需求,低買高賣”。從最原始的物物交換,再到跨區域售賣都是這個道理。

網絡也是如此,如果你沒什麼專業技能,只要你能找到有需求的人,都可以利用信息差來賺錢。以前我認為有了網絡,什麼都透明瞭,現在發現其實信息差永遠都存在。同樣的一個面膜,阿里巴巴可能只要兩塊錢,淘寶就可能要三十,天貓可能要五十,而到了朋友圈,可能要兩百,這就是信息差。

另一種不對稱來源於用戶的購買意願,有的人就願意購買服務,可能是覺得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也可能是因為惰性存在,即使有教程也不願意學習和了解,願意花錢來學。簡單的一個技術交流群,就可以每天看到各種賺錢的路子,你也不能把這些都歸到騙這個範圍來。

所以說,不管社會多發展,利用信息差,都可以賺錢,在於你有沒有用心。不說了,我整理整理,也去看看有沒有小白來找我學習技術。
信息差依然存在,賺錢一點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