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随感—父与子

从国内回肯有一个多礼拜了,终于把翻得乱七八糟的箱子归置好了,孩子的生活也渐渐规律起来,不再大哭大闹,不再随时随地的找妈妈,算是真的安顿下来了。

回顾自己这次的休假,14天的时间,飞行两万多公里,辗转6个城市,待的最久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老家。从初中住校开始,自己每年在家里待的时间越来越少,从开始的两个月到后来的一周再到后来的一两天,自己已经慢慢走上了变老的旅程,父母的年纪也渐渐老去。心里有着把父母接到身边,好好安置好好孝顺陪伴的想法,但总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自己打脸。

回乡随感—父与子

原本说好的过完今年就回国,然后把父母接到身边,租房也要住在一起,自己全身心的陪伴他们,用自己看书学到的知识来照顾他们一天的生活起居,帮着他们调理身体,改变想法,去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不再每天数着退休的日子,看着认识的人一个个离开,而是焕发第二春,找到自己心灵寄托的新事业。

然而,还没有回家,没到年底,就因为小家的一些决策改了主意,还是要回到驻地,这次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国又变成了好几年后的事情,说好的分担和陪伴,又变成了一句羞于再提起誓言。

有考虑过把爸妈接到驻地,国内是陪伴,来我身边也是一种陪伴。为此,还让父母去办了护照。一方面父母不愿意花这个机票钱,另一方面,自己也怕过来后生活太单调父母无法适应,单是老爸的烟酒,自己解决起来就很有压力。况且老爸也不愿意出远门,而自己是绝对不狠心把他自己丢在国内独自生活的。

如此,年初的誓言又变成了一句空言,大家都默契的不再提起,却也长成了自己心头隐隐的刺又一次,因为生活,由于更轻松的选择,我又将父母放在了暂时被忽略的位置上。

回乡随感—父与子

离家久了,口味也渐渐的生出了变化,父母一直喜欢吃调料比较重的食物,而我这些年少有少盐吃的习惯了,回到家里,记忆中无比美味的家里的味道也慢慢的变得好咸,太过油腻吃不下去。

现在回想起来,好几次跟妈妈说,“妈,你这饭是不是放多了盐,怎么这么咸?”

先生因为油腻和口味不习惯,很多饭菜都只是吃几口,老妈每天准备3餐也是压力好大的吧。自己还大言不惭的跟爸妈说,你们口味太重了,要少油少盐……却忘记了,老妈要调和好些人的口味,做个饭是多大的压力。老爸无辣不欢,先生却一点辣都吃不了,老妈每天都忙着做饭,给老爸做饭,给我做我儿时喜欢吃的各种家乡小吃,给先生做他能吃的饭菜,后来的几天每天吃饭的时候,老妈都说她已经吃饱了。仔细想来,老妈那几天是一直在吃给我们准备,我们吃不惯没吃完的饭菜……

后来几天,老爸多次提到,他应该是不准备搬到我安家的城市跟我一起住了。老爸说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他们6点就起床,我们要8点9点才起,他们喜欢吃的我们不喜欢,我们吃着咸淡正好的,爸妈觉得太淡没有味道。而且,北方的气候他们可能也适应不了。

每次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带着孩子回家,更有了需要照顾孩子的借口,每每吃饭都是老妈把饭菜送到手边,孩子的衣服老妈也会抽空都洗出来。因为习惯了,所以并不会觉得不妥,因为习惯了,总是会忘记父母已经渐渐老去的事实。

回乡随感—父与子

父母来不来子女身边,考虑的总是:我能否照顾到孩子,我在身边对他的生活有没有帮助,而作为子女的我们,考虑的总是,我有没有能力照顾到父母。

父母总是把孩子放在考虑事情的第一位,而我们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