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禪:戀戀風塵

問花落幾許,尋菩提明鏡

初禪:戀戀風塵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年剛入佛門修行時,他的師父五祖弘忍出題讓他們寫一首偈語來闡述自己對佛法的領悟,於是大師兄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則對大師兄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二人在佛法的修為及境界上的入世和出世顯然觀點不同,一個強調道,修行靠頓悟,一個強調術,修行靠平時的言行修為。禪宗至此從五祖弘忍門下分為南宗和北宗,南宗主頓悟,北宗主漸修。北宗“漸悟”,就是通過坐禪、誦經來凝心、攝心,離棄世俗的影響和煩惱,認識和保持“心性本淨”,以求內心解脫。後世南宗風行天下,習禪者以為禪宗法門不需坐禪,只須於一機一境上驟然悟得,就可以得道了。“頓悟”,認為“心就是佛”,人要覺悟佛性,用不著讀經禮佛,只要“直指人心”,明心見性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