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兩個獲得“特批”的解放軍中將,他們都是河北人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河北辛集籍老革命邊章五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兩個獲得“特批”的解放軍中將,他們都是河北人

邊章五將軍


在河北的開國將領名錄中,沒有邊章五的名字。但他在解放軍正式授銜前的六年,就曾獲得過中將軍銜,這是為什麼呢?


在建國之初,新中國和蘇聯建交,雙方互派了大使和使館工作人員。當時新中國第一任駐蘇大使為王稼祥,而擔任使館武官的是河北辛集人邊章五。邊章五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而且曾長期擔任高參職務。在解放戰爭時期,邊章五受命到東北工作,這期間曾和蘇聯人有過不少接觸,比較熟悉這項工作。


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兩個獲得“特批”的解放軍中將,他們都是河北人

寧都暴動指揮使舊址


此外,邊章五還負責搞過統戰工作,擅長交際。他曾在國民黨起義部隊改編的兵團中擔任過副司令員。加上邊章五的夫人是嶺南大學高材生,外語能力出色,她在身邊很有利於邊章五的工作開展。綜合上述種種原因,邊章五被任命為了新中國駐蘇聯的武官。


但是按照國際慣例,武官必須有軍銜而且是軍銜對等。當時蘇聯駐中國的武官為中將軍銜。在這種情況下,新中國特批邊章五為中將軍銜。我們之所以說特批,是因為當時解放軍尚未開始實行正式的軍銜制度。從某種程度上說,邊章五的中將軍銜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


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兩個獲得“特批”的解放軍中將,他們都是河北人

韓振紀將軍


邊章五將軍1900年出生,早年曾在保定軍校就讀,接受過正式的軍事教育。1931年年底,邊章五隨董振堂等參加寧都起義,參加紅軍。在邊章五的革命生涯中,他多才多藝,在軍事、外交等方面都遊刃有餘。他不僅長於軍事參謀,還能把戰略戰術總結為文章發佈,可謂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邊章五還曾作為過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參與過板門店談判。


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兩個獲得“特批”的解放軍中將,他們都是河北人

邊章五


不過可惜的是,邊章五卻因為積勞成疾於1954年因癌症病逝,享年54歲。解放軍正式確立軍銜制度是在1955年,首批授銜是在9月份,以邊章五擔任過的副兵團級職務的身份和他的革命資歷,本來共和國的中將隊伍裡本該有他的一席之地。


從某種程度上說,邊章五1949年的中將軍銜是特批,但是以他的能力和資歷,他如果參與到了1955年的解放軍授銜,完全有資格領受中將軍銜。


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兩個獲得“特批”的解放軍中將,他們都是河北人

王稼祥


而在邊章五之後,還有一位河北人曾被特批為中將軍銜。1955年5月,此時出任新中國駐蘇聯武官的韓振紀也被特批授予中將軍銜,原因一樣是軍銜對等。當時距離解放軍首批正式授銜尚有4個月時間。


而且,邊章五和韓振紀都是河北人,都參加過寧都起義,還都曾被授予中將軍銜,都曾在東北工作,都做過駐蘇聯大使館的武官。而且,倆人早年都曾在保定上過軍校,這也算是難得的巧合吧。


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兩個獲得“特批”的解放軍中將,他們都是河北人

保定軍校舊址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