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孟憲升:將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線的“老武裝”

47歲,34天,2天……幾個普普通通的數字,勾勒出了一個信仰堅定、衝鋒在前、英勇抗“疫”、鞠躬盡瘁的“老武裝”形象。他,就是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於集鎮黨委書記、鎮武裝部政治教導員孟憲升。

34天——廢寢忘食堅守一線的抗疫“主心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鄉鎮成為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沿陣地。孟憲升同志作為於集鎮黨委的“班長”和“主心骨”,作為鎮武裝部政治教導員,帶領鎮村兩級黨員幹部、退役軍人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第一時間衝上了防疫第一線。

大年三十,河北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當天,孟憲升從縣委開完疫情防控阻擊戰動員部署會議後,回到家連口飯都沒顧上吃,拿起換洗的衣服就返回了工作崗位。

他牽頭成立了於集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組織召開班子會,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深入並堅持戰鬥在一線。34個日夜堅守在崗位上,從未好好休息過。

一天晚上,接到某村支部書記彙報,兩名19歲青年在體溫異常、有發熱症狀的情況下硬要闖卡進村,他火速趕到現場,果斷進行處置,率人將兩名闖卡青年帶至鎮發熱門診並全程陪同檢查。當得知結果為扁桃體發炎造成的發熱後,對兩名青年進行了批評教育,並將該情況及時上報,闖卡事件得到有效處置。此時,已是凌晨時分,他才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鎮上。

孟憲升注重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引領群眾,在他的指導推動下,全鎮成立40個黨員先鋒隊、40個志願服務隊,村村劃分了黨員責任區,鎮村兩級幹部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原則,對全鎮40個村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地毯式排查,並嚴格實行登記造冊、備案管理、值班值勤、“日報告”、“零報告”等制度,構築起了一道道嚴密的抗“疫”防線。

就這樣,他在抗疫一線奔波了34天,直至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這種奔波一線、夙夜奉公的精神,使鎮村幹部倍受鼓舞和感動。“疫情一日不除,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就一日不撤!”堅定有力的聲音,彰顯著共產黨員的忠誠本色。

47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武裝工作者

一袋中藥、一個裝滿資料的公文包是孟憲升的日常標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輕傷不下火線,絲毫沒有考慮自己的身體。

離世前幾天,鎮長蔡立群看到他精力大不如從前,多次催促他回家休息,都被他拒絕了。他說:“現在全國疫情防控形勢這麼嚴峻,在這個關鍵時刻,咱們不能‘掉鏈子’。”

2月26日,參加完縣日調度會後,孟憲升感到身體不支、不適症狀加重,才在鎮長多次催促並對相關工作進行了細緻安排和交待後,被同事和妻子“綁”著去了醫院進行檢查治療,臨行前還不忘帶上疫情防控的文件資料。“你去看病,還是去工作。”妻子孫秀哲當時還埋怨他。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經入院檢查後,孟憲升被確診為膿毒血癥,醫院直接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當晚病情急速惡化,經多次搶救無效於28日0時12分去世。

47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抗“疫”第一線,孟憲升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英勇抗“疫”、無私奉獻的生命壯歌,彰顯了一名武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血性擔當!

2天——沒能吃上女兒為他定製的生日蛋糕

“老爸,你心裡裝著工作、裝著群眾,唯獨沒有裝著自己,我為你定的蛋糕你再也吃不上了!”女兒孟雯鈺泣不成聲。3月1日,是孟憲升的生日,女兒孟雯鈺為他提前訂製了蛋糕,準備為父親慶祝一下,可孟憲升沒能等到這一天。

孟憲升,18年前開始擔任鄉鎮武裝部長。後來,不論是擔任副鎮長、鎮長,還是鎮黨委書記兼鎮武裝部政治教導員,始終都關注、分管和主持武裝工作,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武裝”。作為黨員,他時刻把為民服務牢記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

孟憲升是個在關鍵時刻務實擔當的領導幹部。該鎮於南村每年都有一批村民利用春節前後十多天時間,去天津打短期工。考慮到今年疫情原因,孟憲升擔心年後務工人員自行返鄉感染風險較大,決定派出11輛小車,將51名務工人員分期分批“點對點”接回。回來後,這些人被直接送至醫院進行體檢、測溫、消毒,直到檢測結果一切正常後,又對務工人員進行了嚴格的居家隔離,51名務工人員和所在村幹部群眾,無不對黨委、政府的果斷處置措施挑指稱讚。

平時工作中,他又是事事爭一流的領導幹部。在兵員徵集上,他擔任徵兵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並在鎮武裝部設立了專門的徵兵工作辦公室。為充分調動廣大適齡青年報名參軍的積極性,他指導鎮武裝部在率先完成兵役登記率百分之百的基礎上,先後3交次主持召開徵兵工作宣傳動員會議,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共發放宣傳單8000餘張,懸掛宣傳標語40餘幅。經過層層選拔考核,圓滿完成了年度徵兵任務,大學生入伍率達71.4%,走在了全縣的前列。

孟憲升用短暫的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孟憲升走了,他的腳步卻永遠印刻在了於集鎮的每一寸土地上,無數的共產黨員和武裝幹部會沿著他的腳步繼續前行。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