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週末重溫了一遍電影《風雨哈佛路》,可能是因為它足夠真實,在上映16年後,它給人帶來的鼓舞依然存在於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心中。

影片中講述的是一個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裡的女孩麗斯,生活在一個父母酗酒,吸毒,還染上艾滋的悲慘家庭,她經常流落街頭。在15歲時母親逝世後,她意識到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從此踏上了求學的征程,後面通過自身的努力,入學哈佛,人生就此走向成功的勵志故事。

以往看到諸多影評基本都是偏向勵志角度去寫,這次我想拋開勵志的光環,從家庭、個人、社會三個角度去刨析一下,女主麗斯除了自身努力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同樣起決定性的作用。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一、父母的影響。

首先說說麗斯的母親,儘管片中麗斯的母親是一個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吸毒、酗酒、還感染艾滋的“醜陋”角色,但是從影片中,可以明顯看出,母親在於麗斯心中的位置是很堅定的,美好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片中回憶的片段可以看出原因,在麗斯六歲之前,母親是很健康的,給足了她溫暖和愛。片中多次出現這樣一個鏡頭:在麗斯六歲的時候,和母親在斜坡上玩紙皮滑板的情景,整個過程中是充滿歡樂和愛的。

麗斯對這個階段的美好無比懷念,在電影旁白中說:“我記得和媽媽在山上滑坡的情景,那是冬天,可她抱著我的手很暖。那時我很小,她很健康。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許這種情景只發生過一次,也許她背叛過我一千次,這並不重要。”可見這段美好經歷已在她心中深深紮根。

長大後,家庭情況發生了變化,但麗斯內心是渴望愛的,有個片段麗斯母親搶到家裡僅剩的錢後,對麗斯露出和兒時一樣甜美的微笑,讓麗斯快速陷入了當年的美好情景中,這個笑是她最熟悉、最渴望的,甚至是她長期堅持的精神支柱。

麗斯在片中還多次提到,“有媽媽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媽媽住在我的心裡”,可見媽媽在她兒時這段成長經歷中帶給她的愛和溫暖是巨大的,影響了她整個人生。

兒時的愛和溫暖,發展出麗斯對媽媽穩固的愛和對家的依戀,以及建立了一個健全的人格,這對她後續的意識想法的形成,起了關鍵的作用。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相比母親,影片中麗斯較少提到父親,但父親對麗斯的影響也同樣深刻。

影片中有個細節,麗斯的父親在看演講視頻時,能夠準確的說出演講者下一句要說出的話,說明他是聰明的、機智過人的。在麗斯的印象中父親的形象也是如此,在麗斯的父親作為監護人為她到校做證明後,麗斯和父親兩人進行了一次最長的談話:

......

麗斯父親:我不算個正常人,如果你明白的話。

麗斯:但你今天過來了。我愛你,爸爸。

麗斯父親:別愛我,會浪費力氣。

麗斯:在我的小時候,你是我的世界力最有趣的事情,其他人都是談論毒品、性,儘量撐過每一天。但是你老有主意,因為你的緣故,我總會發現另外的出路。

麗斯父親:好好上學,我搞砸了,但是你可以做到。

從對話中可以看出,父親的影響,對麗斯善於思考,獨立判斷思維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和她日後的選擇形成了巧妙的呼應,她周圍的朋友都認為自己不可能讀書,甘願流浪街頭,只有麗斯在這個時候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利用讀書打破現有的悲慘境遇。

這種堅定的信念和獨立的判斷能力,正是來自於父親的影響。就像她父親最後對她說的那句話一樣:“我搞砸了,但是你可以做到。”麗斯最後的確做到了。

通過片中細節的分析,毫無疑問,父母在童年時期對麗斯的影響,是她後面能夠在困境中得以走向成功的關鍵。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從心理上進行分析,弗洛伊德曾提出一個“客體關係理論”,可以解釋形成這樣情況的原因。

客體關係理論的重要假定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型態一旦建立,就會影響其日後的人際關係。進而言之,人們會去尋找符合過去已建立過關係型態的關係。例如:過於依賴與過於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複著剛學走路時與母親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型態。

通俗來說,就是麗斯在童年時期與父母建立起這種美好的關係形態之後,後續的成長中,就會受到這個已經形成的美好關係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在幼年能建立起較穩定、良好的客體關係,這種關係就能內化成她較穩定與健全的自我。

童年時期麗斯獲得了足夠的溫暖和愛,讓麗斯在長大後,面對這種惡劣的關係時,仍有童年這段經歷作為支撐。父母在兒時的影響,促使她健全人格的形成,是麗斯得以走向蛻變的根基。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二、自身意識的覺醒。

除了父母的影響,麗斯自身意識的覺醒同樣重要。

影片中有兩個關鍵的轉折點,一是麗斯母親逝世,給她帶來沉重的打擊,同時也讓她幡然醒悟,只有自己努力突破才能掙脫“牢籠”。

電影中在麗斯母親下葬時有這樣一段旁白:有時候我覺得世界外有一層外殼,我們所有人都生在這層外殼之下,你能從外殼裡看到外面,但是你卻走不出去。

這個外殼,就是她要掙脫的困境,而後麗斯決定要去上學,片中對話:我需要一個機會從糟糕的環境中爬出來,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才是更好的世界。

這是整部電影的第一個轉折點,為她後面獲得獎學金、去哈佛做了鋪墊。

當然,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戴維老師,他是麗斯的伯樂,是他通過一篇作文和一次談話就決定將麗斯錄取,加速了麗斯成長,這是轉折的關鍵點。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第二個轉折點是去哈佛參觀,哈佛的這趟旅程,讓麗斯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一個不用掙扎,能過上更好生活的世界。

在參觀哈佛時,片中有這樣一段旁白:

它比想象中要好的多,這裡的人為什麼不是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什麼讓他們這麼不同?因為他們出生的地方嗎?我盡我所能的工作,所以不用靠救濟糧票或房屋租借度日,如果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呢?我現在離那層外殼那麼近,甚至可以觸摸到它。

可見哈佛之旅,讓麗斯對人生進行了更深刻的思考,該如何掙脫原生家庭的束縛?該如何掙脫命運的枷鎖?

此時扮演麗斯伯樂的戴維老師看出了麗斯的想法:這是一種渴望,不是不可能。這句鼓勵更堅定了麗斯去哈佛的信念。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從性格上分析,麗斯屬於那種自我教育成長型,她的內心一直住著一個更加執拗的自己,時刻提醒自己要往更高更強的地方上走。

這是她內心的信念:

我想和人們站在一塊兒,不想在他們之下。

我想去哈佛,做受教育最高的人,讀所有最好的書。

有時候我也發現我在想我是不是一時衝動,

用我所有的潛能去做這件事,

我必須這麼做,我沒有選擇。

片中有個很巧妙的安排,麗斯認識一群和自己身世相仿的人作為朋友,在命運面前,他們境遇是一樣的,但是由於想法不一樣,選擇不一樣,最後導致結果不一樣。

這個對比更加突出了麗斯成長意識覺醒的關鍵,同時也極具教育的意義:不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有時候我們覺得難,是因為自身就覺得自己不行,轉換觀念,建立起頑強的信念,是我們得以突破“牢籠’”,掙脫命運枷鎖的關鍵。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三、社會背景的驅動。

前兩個是麗斯成長中內在因素的形成和呈現,第三點我想說說,當時社會背景對她成功的驅動。

故事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當時美國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國力強盛的美國注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從物質上來說,相對健全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保障了麗斯一家生存和受教育的權利。

一起回顧一下,影片中出現了哪些社會支持福利。

1.麗斯媽媽精神病發作,有機構出面將她收治入院;

2.麗斯不去上學,老師會報告相關機構敦促她上學;

3.當麗斯父母無力撫養她時,麗斯可以去收容所得到安置;

4.麗斯父母吸毒以及染上艾滋,有專門的機構給他們保障生存和提供治療。

5.具有平等的權利,即使是麗斯這樣的普通人,也能通過自己申請《紐約時報》的獎金,獲得進入哈佛的機會。

這一系列的社會保障無疑成為的麗斯能夠成功的墊腳石,甚至可以說是成功的基礎。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這裡需要引入一個概念:社會支持系統。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系統”,也稱為“社會關係網”,是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心理學專業詞彙,即個人在自己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所能獲得的、來自他人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援。

影片中良好的社會系統的支持,是麗斯身心能夠健康成長的關鍵,為她後續的發展奠定的基礎。所以儘管麗斯家境貧困,家庭破裂,但她獲得了社會提供的基本的保障以及受教育的機會,可以讓她在生存之外能夠有更多的思考,這是決定走向成功的基礎。

由此看來,一個健全的社會體系,一個健康的環境,是能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的。

這些內外因素的結合,是麗斯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影片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人生總有逆境,你總有覺得自己很悲慘的時候,但絕望的背面是希望,活著和努力就有希望。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讓人動容,是因為大多數人都體會過生活的不易,每個人的境遇不一樣,形成影響成長的因素也不相同,影片中麗斯的身世是悲慘的,但她的童年是幸福的,經歷是幸運的,社會是有愛的,結局是美好的。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看懂了勵志背後的家庭、個人與社會

最後想用豆瓣的幾個精彩評論作為結束:

沒想到美國人這麼的重視愛和感情,並擁有如此被愛包裹著的內心世界 。

麗斯的成功,是整個美國社會的成功。

重點不在於進哈佛,而是主人公人生思想的轉變。

麗斯的成長,其實是國家和社會共同推動的成果,從家庭,到個人,再擴大到整個社會,反映的的是整個社會的人權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麗斯是幸運的。

作者簡介: ,一個愛讀愛寫的程序員,感恩遇見,期待後續能有更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