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人大督导加“力度”,重点项目加“速度”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企业在项目建设中遇到了什么难题?复工复产过程中都受到什么影响?现在项目在手续申报上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近日,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元文带领调研督导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惜福镇街道的汉优精工制造项目,详细询问、全面督导核查了项目推进情况,认真梳理分析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意见建议。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总占地103亩,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主要为知名跨国工业企业配套生产高端组配件,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约6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以上。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投资项目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阳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的要求,抓住监督工作重点,找准经济运行“脉搏”,发挥人大作用,推动把思路转化为具体行动,转化为城阳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城阳:人大督导加“力度”,重点项目加“速度”

督导组现场查看城阳街道浪潮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

聚焦发展大局,打好监督“组合拳”

为全面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对督导街道重大投资项目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坚持一切围绕高质量发展,一切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助力重点项目攻坚的作用,以坚定政治定力高质高效开展督导工作,坚决落实督导责任,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为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扛起人大的责任担当。

“立足实际,瞄准重点,我们制定了开展2020年街道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调研督导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全面履职,助推项目建设落实落地。”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兆宝介绍,“列明项目清单,对涉及高端制造、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民生工程4大类产业的101个投资过亿元项目进行督导调研,切实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在督导工作中,人大常委会落实落细责任,明确各街道重大项目督导工作牵头领导、责任人员,成立5支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相关工委负责人、部分区人大代表参加的监督小分队,分赴街道全面督导核查重大投资项目推进情况,认真梳理分析问题和困难,并建立工作台账,让督导任务、责任主体和推进措施一目了然,并逐项目建立每季度实地督导制度,季度末统一汇总,坚持结果与过程管理并重,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计划任务。同时多点发力履行监督职责,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和和专题调研等方式,打好监督工作“组合拳”,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完善提高,以精准监督助力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

改进调研方式,查找问题“把准脉”

“在第一季度,围绕复工复产、项目审批等共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17条,真正做到头拱地、往前冲,助推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和服务部门加大推进力度,传递了抢抓重大项目建设的鲜明导向。”李兆宝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了摸清影响项目推进的症结所在,城阳区人大常委会不断优化监督途径方法,一是深入现场察实情,调研督导组注重深入基层一线,每到一处都采取看项目现场、听工作汇报、问困难问题等方式,全面了解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保障和安全生产等情况。二是把脉会诊盯问题,在实地察看和座谈研究的基础上,各调研督导小分队深入分析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三是畅通机制促长效,改变“事后监督”做法,前移监督关口,提前介入项目实施,在参与中实施监督,有利于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治病于初始,防患于未然,真正把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为重大项目监督提供良性机制。

“面对疫情防控政策和规划调整等制约,我们提出要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全程跟踪监测在建项目,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达产。全力做好已签约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和开工准备,确保项目如期开工。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对接等方式,对现有企业深挖潜力,实现企业最佳效益。”李兆宝介绍说,“针对企业提出的个别手续办理时间较长等问题,我们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专题研究好服务措施,为项目方解难题、优环境。”

发挥代表优势,扎实履职“开良方”

助力防控不松懈,促进发展不动摇。发挥人大监督作用,除了把准脉、找问题,还要出点子、开药方。城阳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引导代表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履职唱主角,担当敢作为,把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力量。在督导重大项目过程中,充分发挥代表各方面的专业优势,围绕双招双引、工程建设以及拆迁腾地等方面的内容,提出“接地气”的意见建议,为重大项目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支撑。

“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还将结合‘履职奉献当先锋、共建中央活力区’主题活动,组织区人大代表对改革攻坚情况进行监督,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改革攻坚行动落细落实。”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正岱说。

(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苟小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