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近日,小米10海外版正式發佈之後,又被輿論送上風口浪尖...


有網友發現包裝盒上印著新的廣告語,“with easy access to the Google apps you use most”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購買小米10 Pro可以輕鬆接入谷歌應用”


然鵝,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網上輿論就炸了。


有網友認為,小米為了討好外國人,讓自己手機更容易賣,所以印上了這句話;也有人認為小米這操作,是針對華為不能用GMS來做自己的賣點。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也有網友為小米鳴不平,小米這個只是屬於宣傳手段,為什麼要被嘲諷?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也有網友出來冷靜分析,這一波輿論,很明顯被“有心人”帶節奏了,就別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眼看網上的討論越來越厲害,小米公司這邊也發表了聲明,主要有以下三點。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1.這行文案系出自合作伙伴在最新合作協議中的宣傳要求,類似於安卓手機開機顯示的“Powered By Android”和電腦整機上的“Intel Inside”


2.因為小米與合作伙伴前一版協議已經到期,小米成為新版合作協議的第一批簽約廠商,同時也是生效後最小發布新品的廠商。


3.我們希望全球手機廠商都能和所有合作伙伴順暢合作,共同打造更豐富的生態。


很明顯,小米口中的“合作伙伴”就是谷歌,因為谷歌要求加上這行文案,所以才加上去的,絕不是小米自作主張添油加醋的。


相信也有人會問了,為什麼小米不在發佈前說明一下協議內容減少誤會?


其實很簡單,協議屬於保密內容,不經過雙方同意,協議內容也不能隨便公佈。要跟谷歌協商出來解釋,也要時間啊,誰想到簡單一句話能鬧到這麼大呢。


對此,iQOO產品經理戈藍也說了句公道話:“確實是新的協議所要求的。”


的確,在摩托羅拉歐洲官網找到了最新款Moto G8 Power Lite,在參數頁面那,也能看到這一句話。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這就是說除了小米以外、vivo、OPPO也一樣會,只是遲或早而已,因為這是協議一部分。


恩,真相就這麼簡單。


對於這件事,木木也稍微對小米印廣告語這件事客觀說一下吧。


我們來分析一下近年手機市場動態。


2019年5月開始,華為由於美國的制裁,不再被允許在其設備上安裝Android和Google應用,讓華為在歐洲市場受到一定影響。


由於華為之前在歐美累積了大量口碑,在歐美國家的人民的心裡,華為就是中國品牌。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對於不熟悉國內手機市場的老外來說,如果華為不能用GMS,就大概率認為其他國產品牌都不能用了,所以對中國手機的需求就會下降。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那麼,小米為了自保和搶佔市場,在盒子上印上自己能使用GMS服務的標語,給消費者做一個提醒,

沒有違反法律的情況下,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吧?


再說,商場如戰場,華為因為特殊原因空出來的市場份額,沒有哪個消費者會等美國的解禁GMS,或者等華為HMS的成熟再購買的。


與其被人其他人分掉市場,還不如自己主動從中分一杯羹。


互相比拼,這不也正是企業之間該有良性的競爭環境嗎?


不管小米也好,華為也好,有不同的發展路徑和策略,每家公司都會遇到自己的問題。


儘管小米在芯片等核心產品上,沒有形成華為那麼強大的自研能力,受限於本身公司內部的制度,執行力也沒有那麼強大,但這也僅僅是——

「沒有做到最好」。


華為做手機的時候,有整個集團背書:大量的現金流人才支持,華為能賭,不怕輸。小米是沒有這個先天條件的,小米手機輸了,小米集團也就完蛋了。


但無論,哪家做得好,都能展示中國通訊領域的科技實力。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不要忘了,它們都是中國公司!


總結來說,小米印廣告語這事能鬧這麼大,純粹是被人帶了一波節奏而已。


最近國內有某些博主,喜歡抓住一點小問題就將事情放大,事情沒搞清楚之前就主觀推斷,然後直接扣帽子,恨不得你死的言論,這樣的言論會讓科技圈非常不健康的。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作為科技粉,我認為與其浪費時間去關注這些八卦引戰言論,還不如多花時間關注產品的黑科技來得實際。


沒有華為,小米可能沒現在那樣重視研發。


沒有小米,華為手機可能漲價更快。


華為P40 對比 Redmi K30Pro,哪個又更好用呢?華為中杯這個價位裡,可選的太多了。。。圖源@盧偉冰


谷歌新規,讓小米10吃盡了苦頭,“刺痛”華為?罵得真過分!


P40中杯與P40Pro大杯之間的價位落差太大,這本身就是個空檔,或者以後P40 Pro降價來填補,又或者Mate 30 Pro降價,華為自己補不上的,就是友商競品來取了。


華為和小米同時存在,對消費者是最好的,技術進步的同時,價格也打下去了。皆大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