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學家:二氧化碳濃度百萬年來最高,全球氣溫一再升高

夏威夷冒納羅亞天文臺上週六觀測到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百萬分之415(415ppm)。氣象學家推文慨嘆,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首見。

氣象學家:二氧化碳濃度百萬年來最高,全球氣溫一再升高

冒納羅亞天文臺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科學家一同負責觀測每日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宣佈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

氣象學家霍特豪斯(Eric Holthaus)看到這個令人咋舌的新高數字後推文表示 :“這是人類史上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415ppm。不光是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不只是在1萬年前農業時代開始以來,而是自現代人存在前的數百萬年前以來。”

約300萬年前的上新世(Pliocene Epoch),全球氣溫估計比目前高攝氏2到3度,但二氧化碳濃度據信大約介乎百萬分之310至400(310至400ppm)之間。當時的北極地區並不是被冰雪覆蓋,而是一片森林,夏季氣溫據信約達攝氏15度。在上新世時代,全球海平面據說至少比目前高了整整25米。

自從1958年已故美國科學家基林(Charles David Keeling)開始在夏威夷冒納羅亞天文臺進行二氧化碳濃度觀測計畫以來,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一直受到監測。後人稱大氣二氧化碳上升曲線為基林曲線(Keeling Curve)。

在工業革命前80萬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從未超出300ppm。今年4月一項研究利用電腦模式證實,現時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是300萬年來最高。研究又顯示,若果人類並非使用化石燃料,則現時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大約是百萬分之280(280ppm)左右。

事實上,人類使用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居高不下,將令地球本身的自然降溫系統無法發揮作用,進而造成地球表面的熱氣徘徊不去,全球氣溫因此一再升高,恐帶來毀滅性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