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一半人生阿信 - 一半人生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最近在看大熱的電視劇《我是餘歡水》,邊看邊感嘆,人到中年,這也太慘了。


工作不順,瀕臨失業。

家庭失和,婚姻破裂。

朋友欠錢,死要不還。

健康堪憂,身患絕症。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以上男主角餘歡水佔了個全。

工作上,只要努力可能還有提升。

不和睦的家庭,可能早點分開對彼此都好。

健康問題,最後也算順利解決了。

可是朋友欠錢不還,真的看著都生氣,欠錢的比要錢的人還理直氣壯,最後還被坑了一把,表面稱兄道弟的人,怎麼會這樣!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有時候,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不僅只是欠錢的人不還錢。

除了不還錢,更讓人憤怒的是他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不還錢有錯,這種明目張膽的坦然最讓人抓狂。

俗話說“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金錢就像一塊試金石,幫你鑑別到底是假真心,還是真朋友。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香港明星張智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目前借出去的錢已經是七位數了,但這些錢都討不回來。

對此,他頗感無奈,“儘量別找我借了,為了錢會失去朋友,朋友不可以講錢。”

人與人間的信任,猶如一張紙,一旦皺了,就算重新撫平,也還是有著抹不掉的痕跡。

但是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里,借錢似乎是無可避免的事。

借錢無可厚非,但大家都錢不是天上掉下來來的,也都是普通人,錢是辛辛苦苦一點點掙來的,所以一開始對於來借錢的人就要認真分辨。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對於兩種借錢的人,我們要適時拒絕。

△ 借錢改善自己生活的人

你碰到過這種人嗎,藉著你的錢,過得比你瀟灑得多?

曾經有個大學室友,找我借錢,說得很急,也沒有多問,馬上就把錢轉過去了。

沒兩天,看見她曬了在外面旅遊的照片。

想想自己也是省吃儉用的錢,她倒是日子過得很滋潤。

這也就算了,錢是自己借出去的,也不好多說。

讓人鬧心的的,她旅遊回來以後,絲毫不提還錢的事,帶了個幾十塊錢的紀念品打發了我。

後面和其他室友聊到,原來她找大家都借過錢,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也沒還。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 總喜歡找藉口的人

“事情沒做好,都是別人的錯”,這種人最好也不要借錢給他。

為什麼?

這種人喜歡代入受害者的身份,不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習慣性把責任轉嫁給被人。

還錢不順利的話,他們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是拼命找藉口裝可憐,而不是想辦法把錢還錢。

一旦被逼急了,可能還要責怪你,“都是朋友,這點錢也這麼斤斤計較”,“你過得那麼好,借點錢給我怎麼了”,總之就是吃力不討好。

借錢見人品,談錢傷感情。

沒有誰一定要幫誰,日常生活,財力有餘,救急不救窮。

三思而後行,避免紛爭,最好從一開始就注意。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錢是這個世界最庸俗的東西,可正是這個最庸俗的東西,卻最能區分檢驗人性的本質和良莠。

國學大師章太炎很喜歡抽菸。有一回他沒錢抽菸了,就向好朋友汪允宗借錢買菸。

但章太炎的人品不錯,他主動寫了一張借條,“今已不名一錢,乞借銀元兩枚,以購香菸。”

同租的室友蔣維喬看到後不解,便問,“既然已向人借錢,為何不多借幾元?”章太炎說,“與此君不過兩元交情,多則恐怕不會答應。”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借錢消耗的也是人情,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是很珍貴的,懂得珍惜的人,人品自然不會差。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

真感情從來不怕談錢,不能談錢的感情,或許本來就是要保持距離的人。

40歲餘歡水的崩潰:借錢見人心,還錢看人品

**關注樂閱(ID:lereader)公眾號,領取免費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