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海關:為粵東外貿“主力擔當”添動力增底氣

汕頭海關:為粵東外貿“主力擔當”添動力增底氣

“我們有批空心菜種子急需出口加拿大,該怎麼辦?”3月13日,汕頭市澄海區金沙蔬菜研究所在線向汕頭海關所屬澄海海關提出業務需求,澄海海關立即針對該企業出口計劃制定相應監管措施,實現快速驗放,確保這批種子如期順利出口。

金沙蔬菜研究所是粵東地區民營外貿企業陣列的一員。據汕頭海關統計,2019年,粵東地區進出口總值1429億元人民幣,其中民營企業佔比達到70.4%,是粵東外貿的絕對“主力”。

民企興,則粵東外貿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粵東不少民營企業在外貿中遇到危機,汕頭海關結合粵東民營經濟發展實際,科學佈局、精準施策,重點扶持粵東外貿“主力擔當”抓復產、穩發展,為當地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活力、增底氣。

主動“到企通關”,除“疫”時之憂

“海關直接到倉庫進行監卸,為我們公司節省口岸掏箱、開拆、裝箱等環節,省去不少時間和搬運費用。”在汕頭市恆源冷鏈倉儲有限公司的查驗現場,汕頭海關所屬廣澳海關關員胡敏琪、黃繼軍直接“到企通關”,對重19噸多的澳大利亞進口凍帶骨牛肉進行監卸。

汕头海关:为粤东外贸“主力担当”添动力增底气

為豐富民眾“菜籃子”,汕頭海關助力民營企業進口肉類,從加快審批《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申請,到在進口環節加快許可證核銷,再到實施快速檢測、快速出證,切實為企業通關加“動力”。今年以來,汕頭口岸共進口凍牛肉180多噸。

疫情發生以來,汕頭海關專門開設綠色通道,保障粵東地區多批疫情防控物資“零延時”通關,直達抗疫一線。揭陽市新榕眼鏡有限公司在復工復產過程,就向汕頭海關所屬揭陽海關提出困難——開工後,員工缺乏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需要緊急從日本進口一批口罩,但不熟悉此類物資進口流程。為助力該公司免除“疫”時之憂,揭陽海關主動協調口岸海關加快驗放,以最短時間完成該公司進口3490個口罩順利通關,第一時間投用於復工復產一線。

“一企一策”助力企業搶抓時機

“今年以來,我們公司有6套價值1000多萬歐元的大型成套設備經海關檢驗合格並順利用於生產。這次起重機軌是成套設備,無法取樣送檢,但我們又急著生產,感謝海關採取採信第三方檢測報告的做法,真是給我們生產幫了大忙!”上海電氣風電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全景說道。

3月初,上海電氣風電廣東有限公司進口的起重機軌急於投入生產,汕頭海關所屬濠江海關得知情況後當機立斷,在協調相關部門後,首次採取“憑進口商提交質量安全自我聲明,採信第三方檢測報告,簡化實驗室送檢項目”的方式為企業辦理快速通關和檢驗認證手續。

技術設備是否過硬,是“主力擔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為支持關區近8000家在冊民營企業走智能化、規模化發展道路,汕頭海關在助力技術設備快速通關等方面下足功夫,提前介入、宣講政策,簡化流程、服務到企,讓技術設備迅速投產,企業可知可感、快知快感。

汕头海关:为粤东外贸“主力担当”添动力增底气

潮州三環集團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電子元件、先進技術陶瓷產業基地,更是一家有著7000多個就業崗位的民營企業。汕頭海關所屬潮州海關採取“一企一策”,對進口成套設備由口岸轉場到使用地落實檢驗,免予強制性產品認證及能效標識入境驗證,快速驗放3批成套設備以及多批次原材料聚丁烯、棕櫚油、不鏽鋼管材及板材,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燃眉之急。

“特殊時期,海關專人專項進行指導,原材料到了快速驗放,設備到了就能檢驗和安裝調試,真是為我們復工復產搶抓時機。”潮州三環集團報關業務負責人蔡桂鈿如是說道。

南方日報記者 餘丹

通訊員 陳昊昱

【作者】 餘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