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擡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文 /下飯社長周不安)


“黑哥一笑,生死難料;棺材一抬,人間白來。”

若問當下網絡的大熱門是什麼,毫無疑問,“專業團隊”的黑人小哥們必然佔據榜首。

你幾乎能在各大主流平臺上看到這個“專業團隊”:

他們著裝整齊,笑容憨態可掬,行動整齊劃一,專業能力無敵,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葬禮蹦迪”。

當然了,他們也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很好的完成工作,棺材翻了、把人“抬活了”的翻車情況也不是沒有。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這個黑人小哥的“抬棺團隊”有多火,看看網絡上有多少模仿他們的視頻就知道了,有蘿莉版、職場版、業餘版以及沒事找事版等等。

特別是在主流的短視頻平臺上,很多用戶的I已經改成了“抬棺團隊某地分隊”,就連頭像也都換成了黑人小哥,每刷三五條視頻,基本必有一條是跟“黑人抬棺”有關。

那麼問題來了,“黑人抬棺”怎麼就一夜之間火起來了?怎麼一時間各大主流平臺全都被抬棺視頻佔滿了呢?

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視角來看,僅僅是認為視頻內容“好看、有趣”,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有趣好看的內容多了去,為啥那些內容火呢?

想要看懂“黑人抬棺”的火爆,其實只要從以下四個角度出發就可以了: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內容視角:豐富的二次創作內容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事物火爆的時候,通常這個事物的周邊也會隨之火爆,比如iPhone 4S當時就特別受歡迎,結果手機殼、鋼化膜市場也隨之興起。

而“內容產品”的邏輯也與之類似,在這個創作成本不斷趨於0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想要打造一個爆款往往並不需要絞盡腦汁的去思考原創內容,只要是在火爆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一番二次創作,就足以打造一個全新的內容爆款。

也就是說,當一個內容火爆了之後,那麼隨之而來的,一定會有各種不同類型的二次創作,比如去年的瓶蓋挑戰,還有各種遊戲衍生的解說、搞笑、攻略視頻等等。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我自己將這一現象定義為“二次創作法則”,火爆的內容必將帶來一大批二次創作內容,反過來講,我們想要看某個內容火不火,就要看圍繞它所衍生的二次創作內容是不是足夠多、足夠豐富。

必須要說的是,二次創作給內容帶來的正面影響是非常大的,當我們第一次看完黑人抬棺的原版視頻後,除了感覺有意思之外,也就沒有其他的情緒了,隨著手指的滑動,這個內容或許就被我們遺忘了。

然而二次創作的出現,給了原生作品無數的發散可能,而且隨著參與二次創作的人越來越多,內容也會極大程度的豐富,下面這個截圖是在B站搜索“黑人抬棺”時看到的數據: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你會發現,不同內容的二次創作作品,播放量都高居百萬以上,這些讓人捧腹大笑的創作,不僅增添很高的趣味性,同時也將這項活動的影響力再次進行了擴散,原創與二次創作互相促成,這個火把就會越舉越高,熱度一再攀升。

有意思的是,過去很多大火的內容往往都有明星、不同領域的KOL參與,但是這次“黑人抬棺”的火爆,卻完全是廣大網友“自願貢獻的才智”,這也側面證明,親民的二次創作內容,往往能夠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文化視角:從未見過的反常識文化差異

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裡,對於死亡的看法和態度,通常都是充滿恐懼和抗拒的,而且在我們的認知當中,葬禮一件也是嚴肅而且充滿悲傷的事情。

然而在加納,也就是“抬棺團隊”的故鄉,當地的人卻是把死亡看成最重要的一件事,完全是“把喪事當成喜事辦”。

從網絡上流傳的圖片中來看,當地的居民會把棺材做成很多自己喜歡樣式,比如金魚的形狀、手機的形狀等等,根據紀錄片的瞭解來看,這一點的確屬實,近些年來,當地居民甚至已經在舉行葬禮的奢華程度上,形成了一股攀比之風,很多人寧願借債也要辦一場奢華的葬禮。

儘管不知道黑人小哥們的收費標準,是不是達到了“奢侈消費”的程度,但這其中的文化差異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一種從沒有見過的文化,甚至是從未在主流平臺上出現過的內容,我們常說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早已是太陽底下無新事,然而文化差異的出現,確實在內容同質化嚴重的今天,極大的滿足了我們的好奇欲。

但或許你會想,為什麼文化差異的內容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呢?原因很簡單,當我們沐浴在一種文化當中的時候,其實很難跳出圈子看到其他文化中的內容,同時也很難創作出跳脫當下文化薰陶的內容。

就好比你是一個常年在耳機圈裡玩兒的人,突然看到了古董圈裡某一件有趣的事,自然會打心底裡覺得好玩兒,文化也是一樣,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地域更廣、人數更多的大圈子。

這樣一看的話你就會明白,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其實就是壁壘,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壁壘也就等同於優勢。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網感視角:經常被人們遺漏的因素

確切的說,“網感”一詞其實算得上是一個營銷概念,沒有什麼特別準確的定義,但泛指人們對互聯網的敏感度以及理性下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過這個詞現在已經不專屬於營銷領域了,廣大網民們已經給“網感”延伸出了各種含義和使用場景,現在再提到網感,基本等同於“娛樂精神”。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專業團隊”的黑人小哥們,在我們國內的內容中,黑人通常都被認為是很有網感的存在,他們自帶Rap天賦,沒有他們駕馭不了的音樂,更沒有他們駕馭不了的各種搞笑表情包。

正因如此,大多數人的心裡對於黑人就留下了一個“喜感”、“有意思”的印象,以至於對黑人就產生了一種搞笑的期待。

我說這話完全不帶有貶義色彩,如果我們把“專業團隊”中的黑人小哥換成幾個歐洲人或是亞洲人,效果絕對沒有黑人小哥這般好。

不信你去搜索表情包對比,黑人表情包占據了“大半壁江山”都毫不為過,所以說從網感這個視角來看,黑人小哥確實是站住了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平臺視角:優秀的助推算法

很多時候,越是基礎的東西就越是重要,但越是基礎的,卻也越是容易被人們忽略。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構建我們這個世界底層的是什麼?不知道你的觀點是什麼,至少我覺得“技術”絕對是其中之一。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底層設施基本都已經搭建完畢,我們能享受到如此這般的便利生態,大部分都有賴於技術的進步和迭代,而且我們今後的社會發展,也只會是縱向而絕非橫向。

如果你把平臺的內容作品當成是一種生態環境的話,就能夠非常清楚的發現那個被忽略的因素——平臺。

沒錯,正是因為平臺的存在,才有了各種內容的誕生,隨著平臺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優質內容開始主動呈現在用戶面前,這使得用戶不用去找什麼內容當下特別火,因為平臺已經直接推送你的面前。

因為技術的發展越來越迅猛,算法得以不斷的優化,當一個內容呈現出上升態勢時,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推薦,因而也就能被更多的用戶所看到。

再加上對內容的分享僅僅需要“一鍵操作”就能完成,用戶們也很願意將自己看到的搞笑、有趣的內容分享出去,平臺會識別出人們樂於分享的內容,所以這對於內容的加速走紅,也起到了不小的幫助。

當然了,“黑人抬棺”的走紅還有很多因素,比如我們國內的疫情剛剛褪去,人們需要一點歡樂的內容來緩解壓抑的情緒,這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不過綜合看下來,以上所分析的四個視角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能夠方便我們更容易的理解某一內容火爆的緣由。


“黑人抬棺”爆火的背後,是你看不見的四個”推手“在悄悄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