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別插手!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教會孩子管理時間

2019年5月31日,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等機構發佈了《青少年藍皮書》。藍皮書採取兒童參與式調查,一共發放了1543份調查問卷。根據各個城市的調研,藍皮書共整理出了孩子最不喜歡家長說的幾句話。

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快去學習/快寫作業。

相信你們都感同身受,我們不斷地在催促孩子:快點做這,快點做那。孩子就像一個陀螺一樣,被催得團團轉。

每當孩子睡了,看著他天使般的面容,我們又在心裡暗暗發誓:明天一定不催孩子了。可是到了第二天,又變成老樣子。

高取志津香的《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合理安排時間》可以給我們答案: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自己主動完成事情,而不需要我們催促。本書整體畫面活潑可愛,連孩子會被吸引。我就是帶著孩子一起看的。她看圖畫,我看字。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合理安排時間》通過發生在身邊的小故事,讓我們真實感受到,孩子的時間需要自己管理,經過訓練,他們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開始意識到時間的流逝,感受到時間的早晚。學會如何用便籤來列清單,可以做到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排序。

忍住,別插手!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教會孩子管理時間


家長幫孩子管理時間,孩子才會一個指令動一下

相信這個場景,你一定不陌生: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越催他越拖沓,越拖沓你越生氣。最後,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朋友曉麗的女兒萌萌剛上小班,早上總是磨磨蹭蹭的,每次都遲到。天天遲到,老師臉色不好,融入幼兒園集體活動也有困難。剛好,一個月之後,就是孩子的生日了。於是,曉麗對萌萌說:“如果你每天早上動作可以快一點,那麼我就給你過生日。”

上學遲到就意味著不能過生日,萌萌很容易就理解了這個。她之後的每天都很速度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完,等著媽媽帶她去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

只要讓孩子明白,不遵守時間會有什麼後果,他就會很自覺地遵守時間了。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可以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

孩子遇到遲到,睡過頭,常常會賴在家長頭上,沒有及時把他們叫起來。這時,我們要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這是你自己的責任,不是別人的責任。其實,只要他明白上學和起床都是自己的責任,就會去想怎麼才能不遲到,不睡過頭。

家長認識到:孩子的時間需要自己管理

孩子認識到: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

逐漸地,孩子就會學會自己合理安排時間。


忍住,別插手!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教會孩子管理時間


孩子學會管理時間,才會珍惜時間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小的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想要快快長大,而現在又覺得時間飛快,想要慢下來呢?

人類的時間是由大腦的海馬體決定的,而孩子和大人眼中的一年,是不一樣的。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新奇,感覺過得很慢;大人的世界已經波瀾不驚了,就感覺特別快。

如果漫長的一天只是不停地玩,什麼都不想做,等到睡覺了,才發現什麼都沒做好。第二天上學,會因為沒有完成的作業,被老師批評嗎?

孩子是否明白,時間是誰的呢?

作者在書中寫了個有趣的故事:

她有一個朋友I女士,對她的3個孩子說:“當媽媽坐上‘媽媽的椅子’上時,無論是在做什麼,無論是在讀書還是織毛衣,都是屬於媽媽自己的時間哦。”

所以,每當I女士坐在那把椅子上時,孩子們都不會來打擾她。因為他們明白,媽媽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當I女士沒有坐在那把椅子上的時候,也會和孩子玩耍,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快樂。

當我們也給自己留出時間處理個人事務時,孩子才會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每個人的時間都同樣寶貴。

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時間,他會明白:如果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吃苦頭的就是自己。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自立,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與他人的時間。


忍住,別插手!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教會孩子管理時間


管理時間從這三步著手

怎麼樣才能管理好時間呢?書中提供了三個值得學習的方法。


01加強時間意識

相信在孩子的小時候,你會指著時鐘說:這個短針指到6的時候,是6點,就是晚餐的時間了。用這種方式,讓孩子慢慢理解了把時間和要做的事聯繫起來。

我們還常常會說:“7點了,該起床咯。”“10點的時候,我們要出門了。”

讓孩子感受時間的流逝,天是什麼時候慢慢變黑的,什麼時候該睡覺了。多和孩子聊聊什麼時間該做什麼?讓他感受當下的時間。

問問孩子,你覺得做這件事需要多長時間?他的回答一開始可能不著邊際,到後來,會越來越接近實際。

這些都是加強時間意識的好辦法。


02把時間分段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卻常常會一天下來什麼都沒做完。養成給時間設定框架的習慣,可以培養專注力,讓效率更高。

“現在是做這件事的時間。”

美國的幼兒園和家庭,經常會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是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了。

這樣明確的話語,讓孩子知道該做什麼了。

本書提供了一個劃定時間的小訓練:

從平時做起來沒完的事情開始,讓孩子學會劃分時間。

A做好時間指示板,約定好完成這件事情的時間:從幾點到幾點。

B把和孩子商量好的時間指示板放他能看得見的地方。

C快到結束時間的時候,我們可以提醒孩子:還有十分鐘就結束了。如果已經超時了,我們要輕聲提醒:已經超過時間了哦。

通過這個訓練,孩子會慢慢了解,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時間限制。只有養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習慣,才會讓孩子更加自律。

03列清單

孩子上學以後,每天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經常到睡覺的時候才發現,該做的事情還沒做。

我們要引導孩子思考一下,什麼是想做的事情,什麼是該做的事情。到底哪個事情更重要一些,需要提早完成。

每天早上,可以讓孩子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寫下來,不論大小,全都寫在一張紙上,估算一下每件事情的時間。

儘量描述得詳細些,譬如:7:30—8:00吃飯,9:00—10:00寫作業,遊戲玩多長時間,電視看什麼節目。

列清單有助於孩子制定有效計劃,提高效率。

本書建議用便籤來列清單。在一張便籤上寫一件事情,貼在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孩子,該做什麼了。

便籤清單有助於排序,給想做的事情和該做的事情排序,還可以按照事情的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當然,孩子的排序會讓家長很頭疼,他們會把不那麼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譬如:看電視,畫畫。

這個時候,我們要更耐心,多問問孩子,現在必須要做什麼?當孩子忘記自己要做什麼?我們可以溫和地提醒:接下來要做什麼了?

每完成一件事情,可以讓孩子開心地把便籤撕下來:“又完成了一件,真棒!”

當然,哪件事請該先做哪件事請怎麼做,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的。


忍住,別插手!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教會孩子管理時間


管理好自己的每一天,是孩子走向獨立的第一步。我們要相信孩子,不需要我們的碎碎念,他們也可以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通過《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每個家長都能明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而孩子的時間就讓他們自己來管理。如何管理時間是一個長期的訓練,我們不能太著急,不要對孩子指手畫腳。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我們需要肯定他,鼓勵他。

我們相信,一個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足夠自律的孩子,會擁有一個更加多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