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把握4原則,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都說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這話一點都沒錯,我們在垂釣的時候,魚的吃口和動靜都會通過一根浮漂反應出來。浮漂用的合適、調得精準,魚的任何吃口都逃不過,魚口一抓一個準;如果使用不當,調釣不精,有可能就錯失良機,丟掉很多上魚機會。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把握4原則,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那麼我們在垂釣過程中如何選擇一個吃鉛量合適的魚漂呢?針對浮漂的吃鉛多少,我們普通人的觀念基本有這些:浮漂大吃鉛量就大,反之就小;吃鉛越量大的浮漂靈敏度越低,反之靈敏度越高。這個觀點沒有錯,但是這個靈敏度說的是浮漂本身,而非在你實際使用中的體現。真正體現在你眼前的靈敏度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們如何選擇一個非常合適的吃鉛量的浮漂(與浮漂大小有關聯,但是吃鉛量與浮漂大小不完全對等),才可以精準體現魚訊,才能充分發揮釣魚人眼睛的作用,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選擇浮漂的4大原則和方向: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把握4原則,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1. 根據你釣的遠近選擇浮漂,原則是遠大近小

遠與近也可以反應在你使用的竿長上,原則是竿越長、釣越遠使用浮漂的吃鉛量越大,因為這其中有兩個因素,第一是視力,第二是拋竿。釣越遠需要浮漂越大視目越粗才可以看得清,釣越遠拋竿越遠,所以需要配的鉛重越重,否則鉤餌能否被你拋到釣點上也是未知數,如果遠釣選擇吃鉛量太小的浮漂結果可能是東邊一竿,西邊一竿,即使靈敏度高,也沒有用處。因此浮漂吃鉛量選擇的大原則是,近釣小,遠釣大。那麼具體如何選擇,筆者這裡有一個多年來習慣性的選擇,可以做參考(參考竿長):

3.6:0.8~1.2克;4.5:1.2~1.8克;5.4:1.8~2.5克;6.3:2.5~3.5克;7.2:大於3.5克。當然這個配置是天氣相對正常的情況下的選擇,如果天氣情況惡劣,比如說有大風、走水嚴重那得再加大,具體需要你能順利拋到釣點、能抗走水的情況。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把握4原則,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2. 根據水深選擇,原則是淺小深大

這其中也有兩個因素影響,第一是水線的長短,第二是鉤餌下沉時間。水越深,水線越長,水線在水下受水的浮力越大,越容易發生彎曲,這樣就需要配重越大的鉛墜將水線拉直,水線越直反而越靈敏,特別是有走水情況發生時,所以此時用吃鉛量大的浮漂反而更好;其次水越深鉤餌下降至水底時間越長,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如果用餌料作釣,鉤餌到底後鉤上餌料無殘留或者所剩無幾,當然除非你是在有意拉長鉤餌下沉時間來誘魚,要不就應該使用吃鉛量大的浮漂。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把握4原則,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3. 根據線組的粗細選擇,原則是粗大細小

線組越細,線性越柔軟,切水性越好,在水中所受浮力越小,不容易發生彎曲,因此可以配吃鉛量小的漂;相反線粗,線越硬,太小的鉛墜無法有效將水線拉直,影響靈敏度,因此線粗不適宜配小漂小鉛。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把握4原則,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4. 根據魚情選擇,原則是鬧大靜小

鬧是指釣魚時小魚鬧窩,小魚鬧時需要用大漂重墜使鉤餌儘快到底,小魚不鬧的時候可以小鉛小漂,讓鉤餌慢速下沉,可以適當起到誘魚作用。這個很好理解,也是大多數釣友都在使用的方法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把握4原則,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總結:

所以我們時常所說的浮漂大小和吃鉛量大小,只是對浮漂本身傳遞信號的靈敏度來說的,即:同樣情況下浮漂在水中所受浮力和在其瞬間運動(有漁汛的瞬間)的情況下所受阻力大小,來判斷這個浮漂是靈還是頓,而並非實際使用到現實釣魚中配合線組和水深、遠近、魚情的綜合情況下的靈敏度。在實際使用中的靈敏度最主要的就有以上4個方面原則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餌料類型,比重等次要作用,因此我們在實際垂釣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實際情況去選擇最適合當下使用的浮漂和吃鉛量才是最正確的,靈和頓只有在這些條件一起決定之下,再加上你的調釣結果才最終體現出來。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把握4原則,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做對了選擇和搭配,配合精確的調釣,才能正確反應出浮漂釣魚人眼睛的特性,也才能明察秋毫,不放過任何一個有效魚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