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開篇引用《無間道》裡的的一句經典臺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素察:一個以踐踏別人尊嚴為快意的性格扭曲的富二代,他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素察是一個家境優越的富二代,市長候選人的父親忙於政務,對於劣跡斑斑經常闖禍的素察,總是會花錢為他擺平禍事,然後給他一個耳光了事。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這種除暴又簡單的教育方式,給他的孩子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號,無論自己闖了多大的禍事,甚至犯了罪,只要挨頓揍就可以逃過法律的制裁。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至於他的警察局長媽媽拉韞,那對他絕對就是溺愛,身為執法者的她,為了袒護自己的兒子早將道德和法治置之度外。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正因為有這樣的家庭作為保護傘,在夏令營侵犯過平平的素察才會得寸進尺,用手機視頻威脅平平晚上到倉庫見面,準備再行苟且之事。這才導致了李維傑一家的“誤殺”。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這些悲劇的始作俑者追溯起來,難道不是素察的父母?是他們長期的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悲劇的發生。

要是素察打傷別人眼睛後因此入獄,最起碼是不是保住條命。

正如憤怒的阿玉脫口而出的那句話:“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禽獸”。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素察做的事確實禽獸不如。但我相信他也一定像旁人一樣,是從一個懵懂無知的乖孩子,經過有權有勢的父母一次又一次為他開脫罪名後,才慢慢蛻變成一個以踐踏他人尊嚴為快樂的“惡魔”。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老實巴交的李維傑是這場誤殺的受害者,但又何嘗不是悲劇的導演者。

素察被阿玉勒令其交出手機,刪掉視頻後,不但不知悔改,還毆打阿玉,平平上去阻攔反被素察推到,憤怒的平平拿起了鋤頭,準備打掉素察手裡的手機,卻意外把鋤頭砸在了素察頭上,素察隨即倒地。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這時候鏡頭切換到李維傑正在觀看的泰拳現場,老拳王也被擊倒在地。當別人問李維傑為什麼醫務人員會扒開老拳王的嘴巴,李維傑回答道:“吞舌”(人在暈厥時,吞舌現象會阻礙呼吸道進氣造成假死)。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李維傑打電話時,由於家裡的電話位置沒有放好,電話一直打不通。預感不妙的他連夜租車趕回家中。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躲在床邊瑟瑟發抖的阿玉和平平,告訴了他誤殺素察並埋葬了他的事情經過。

阿玉提出要報警,李維傑告訴她死者的母親是警察局長,讓阿玉打消了報警的念頭。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李維傑追問了一句:“一點血沒留”?其實他當時判斷出了素察是假死。

可想到對方的十惡不赦和對平平的傷害,另一方也怕素察的媽媽知道後會對他全家斬盡殺絕。

李維傑“默認”了阿玉和平平的推斷(認為素察死了)。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事實上平平打暈了素察,不知情的阿玉活埋了他,知道真相的李維傑選擇了沉默,放任了素察素察從昏厥到被活埋悶死的過程。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平平為打掉素察的手機打暈了素察,連故意傷害都算不上。阿玉怕事情敗露,危急平平活埋了素察,屬於過失,李維傑回來後察覺到了素察的假死卻沒有施救,就屬於犯罪了。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僅僅是一念之差,李維傑就宣判了素察的死刑。但順著整個事件倒敘,殺死素察的何嘗不是他的父母平日錯誤的教育方式呢?

《誤殺》——講訴了一場本可避免的誤殺!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誰敢保證平日裡橫行鄉里,罪惡斑斑的素察。今日沒有被李維傑家誤殺,改日卻被“張維傑”、“王維傑”殺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