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饒關羽一命,卻被關羽逼死,否則劉備必一統三國!

東漢後期,政治開始趨於腐敗,社會漸顯動盪,經濟亦逐漸走向不平衡,土地大量集中於豪族、權臣手中,士人階層在專制的壓迫和權勢的誘惑下開始走向分化。董卓進京,是東漢末年政治動盪、陷於分裂的直接原因。因為宦官和外戚專權,其依憑都是皇權,正是因為東漢末年亂世,才會有之後的三國,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英雄,關羽想必不必多說,而有一人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是卻留下了屬於他自己的痕跡,此人就是龐德,此人曾饒關羽一命,卻被關羽逼死!

此人曾饒關羽一命,卻被關羽逼死,否則劉備必一統三國!

龐德早年從馬騰、馬超在漢中一帶抵禦外族入侵,立下不小戰功,隨之而來的就是加官進爵,之後曹操取代張魯成為漢中之主,龐德歸順了曹魏陣營。四年之後,曹魏與劉備大將關羽的大軍,在樊城呈對峙局面,龐德主動請纓,與關羽上演了史上頗有影響力的生死大戰,戰敗後仍正義凜然拒絕降服,最終殞命。在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十分好奇,龐德原本不是馬超的陣營,為何最後又會去了曹操陣營,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最終造成了他們不同的陣營,龐德也是一位名將,昔日曾是名將馬超的智囊,馬騰被曹操殺害後,西涼軍合共二十萬兵馬,進軍長安。鍾繇不敵馬岱而進長安城堅守。

此人曾饒關羽一命,卻被關羽逼死,否則劉備必一統三國!

當時城固而不能攻下,龐德向馬超獻策:“長安城堅固不能攻下,城裡的水屬鹼性而不能進食,城中也沒有柴。如今圍城十天,可使士卒和平民饑荒,只要我們收兵,長安城自然就會攻破。”之後按照龐德的計策進行,果然如此,之後鍾繇弟鍾進趕至救援,措手不及而被龐德斬於馬下。龐德斬下城門鎖和軍校,放大軍進城,鍾繇退守潼關。馬超與龐德分開是因為馬超在投奔劉備的時候,龐德正在養病,就這樣成為兩個陣營的人,而當時曹操收服龐德的時候也是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不能傷了龐德性命,曹操便讓自己的大將車輪戰龐德:龐德無懼逐一與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四將單挑,四將少則數和,多則戰至五十合後退還,並稱贊其武藝。之後若不是中了陷阱,事情會怎麼沒有人知道。

此人曾饒關羽一命,卻被關羽逼死,否則劉備必一統三國!

曹操十分重視龐德,而龐德也十分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一直想要報答,建安二十四年侯音、衛開等在宛城作叛,龐德領軍與曹仁共攻拔宛城,斬侯音、衛開,遂南屯於樊城,以討關羽。樊城諸將以為龐德之兄龐柔時在漢中,對龐德頗有猜疑。龐德常道:“我身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親身自擊關羽。今年我不殺他,他亦必殺我。”龐德與關羽交戰,引箭射中關羽前額。饒了關羽一名,其時龐德常乘白馬,關羽軍皆謂之白馬將軍,對他甚為忌憚。曹仁使龐德屯兵於樊城以北十里,正值天降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城下平地積水五六丈之深,於是龐德與諸將皆避水上堤。此時關羽乘船攻擊魏軍,以大船四面發箭射向堤上。龐德被甲持弓,箭不虛發。最終還是被關羽活捉。

此人曾饒關羽一命,卻被關羽逼死,否則劉備必一統三國!

龐德是條漢子,所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龐德很愛惜自己的名聲,又得到曹操的厚愛,自然很珍惜。龐德更是大罵關羽,結果為關羽所殺。曹操聞知此事甚為傷悲,為之流涕。後來曹丕繼位之後派使者到龐德陵墓送去諡號。下詔說:“從前先軫為國捐軀,王雛絕食而死,喪身殉節,前代人都讚美他們。龐德果敢剛毅,赴難立名,當時人們就稱讚他,他的大義在當時就很崇高,寡人懷念他,贈他壯侯的諡號。”龐德曾饒關羽一命,卻被關羽逼死,否則劉備必一統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