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江:老百姓用上了致富電

  “今天天晴,我們抓緊把昨天收來的羊肚菌烘乾,然後馬上包裝拿到市場上銷售。”

  4月9日一大早,獨龍江鄉孔當村村民楊福坤和妻子來到加工車間,熟練地把收購到的羊肚菌整整齊齊的擺放到篩子上,放進烘乾機裡。隨著低沉的機器聲,8個小時後,“乾貨”就出爐了。

  “今年是我第一次嘗試用電來烘乾羊肚菌,以前鄉里大家都用柴火烘乾,後來有個專家告訴我,用電烘乾省時省力省錢,我就嘗試一下。”楊福坤說。

  草果、羊肚菌作為獨龍江鄉特色支柱產業,為帶動鄉民脫貧致富功不可沒,但草果、羊肚菌都有個缺點,就是收割後要及時烘乾,尤其羊肚菌,一兩天內不烘乾,很快就爛掉。

  “用電的好處很明顯了,用柴火溫度不穩定,還要三個人倒班,用電的話我一個人就可以了,固定八個小時出爐一批。一天可以烘乾1000斤羊肚菌。” 嚐到甜頭的楊福坤,算起經濟賬來頭頭是道“除了節省人力,還省錢,比如我烘乾三噸羊肚菌,要用差不多兩拖拉機柴,破壞生態不說,光是木柴的費用都要五千多,而用電的話只需五百塊左右。”

  “用烘乾機烘乾羊肚菌,成本低了,產量高了,我今年的收入預計能達到25萬元,比去年多出10萬元左右,明年我準備再買一臺烘乾機,賺更多的錢。”楊福坤一樂呵呵的說。

  對於電力帶來的好處,獨龍江鄉榮華農資土產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李京明也深有感觸,“以前,由於用電負荷不足,我們草果烘乾能力受限,許多農戶只能將草果囤積到一定數量後再拉到貢山縣城加工,成本增加不說,還造成部分草果腐爛。現在用電不愁,我們廠又購買了10臺機器,可以在草果收穫季節不間斷進行草果烘乾,廠裡的效益越來越好,草果種植戶的收入也翻番。”

  為了給獨龍族同胞提供更高質量的電力服務,減輕鄉親們的負擔,與當地群眾齊心協力創造更美好的日子,近年來,雲南電網公司累計在獨龍江鄉投入1.399億元用於農網改造、戶戶通電工程等,僅在2019年便投資了875.798萬元用於獨龍江鄉配網改造升級項目及應急項目,完成新建和改造20千伏線路11.2公里,低壓線路11.93公里,改造一戶一表89戶,總體售電量比2018年增加百分之十的同時,繼續向獨龍江鄉群眾推行全國最低的“以電代柴”優惠電價,用電價格不分豐枯水期,全年執行0.1元每千瓦時,每年至少為全鄉群眾居民生活用電節省電費八十多萬元。

  下一步,雲南電網公司將重點推進獨龍江鄉35千伏聯網工程,從根本上解決獨龍江過度依賴本地孔目、麻必當兩座小水電供電而造成供電可靠性不高的問題,為建設安全、可靠、綠色的獨龍江電網、支持獨龍江鄉實施“以電代柴”,減少林木砍柴,保障獨龍江鄉脫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審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