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城之光】“青年幫幫團”,讓社區老人不孤單

【茸城之光】“青年幫幫團”,讓社區老人不孤單

【茸城之光】“青年幫幫團”,讓社區老人不孤單

在我們身邊有無數松江人正為生活而努力,他們平凡而又可愛,普通而又美麗。

他們或許充滿愛心、常常助人為樂;或許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只為守護心中的正義;或許在一個行業默默奉獻幾十年;或許孝老愛親、血脈情深。

或許他們不是個體,而是一群為愛堅守的勇敢者。或許你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姓名。

這些故事、這些人所綻放的光芒成就了大愛松江。

為了讓這些故事傳播得更廣,留存得更久,即日起,“文明松江”聯合松江區融媒體中心的報臺網平臺共同推出【茸城之光】“點贊松江好人故事”專欄,與你共同感受松江的身邊好人。

【茸城之光】“青年帮帮团”,让社区老人不孤单

在九里亭街道奧園居民區,有一支由黨員志願者、年輕媽媽、樓組長、社區醫生等一百餘人組成的“青鳥幫幫團”志願服務團隊,用愛心幫助解決獨居老人、純老家庭、殘疾人以及困難家庭生活上的不便,滿足他們情感上的需求。

細心關愛獨居老人

奧園社區的純老家庭佔比很高,獨居老人也有很多,疫情期間,社區的很多獨居老人都深感孤獨。“青鳥幫幫團”的志願者們依託線上諮詢熱線,瞭解社區老年人的現狀,第一時間開展線上關懷。劉素英是社區一位八十多歲的獨居老人,志願者們每天打電話和老人家聊天,關心老人的身體狀況,緩解老人的孤獨。

“現在的老年人在物質上都不缺什麼,就是獨居在家太孤獨了,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精神上的關懷。”“青鳥幫幫團”負責人孫玉婉說。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劉素英老人住院手術,志願者們便輪流到醫院照顧老人,收穫了老人手寫的感謝信。

不僅如此,“青鳥幫幫團”成員還深入社區每一戶獨居老人家中,面對面給獨居老人傳授用火、用電、用氣等方面的知識;邀請專家為老人們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以及定期的免費義診活動;邀請中國電信九亭分公司為老年人們開展智能手機的操作講座;邀請保潔服務公司每季度為轄區內的困難老人提供免費的清洗空調和保潔服務;聯合“時光倒流”理髮店的專業理髮師,免費為社區老年人理髮……

年輕媽媽架起關愛橋樑

在社區的公共活動中,老年人參與較多,中青年參與度卻不高。志願者們走訪調研發現,社區的年輕媽媽,特別是全職媽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她們可以成為老年人和青少年之間的橋樑。為此,“青鳥幫幫團”專門搭建了親子互動平臺,充分開展各類親子活動以及關愛幫扶活動,動員社區年輕媽媽參與其中。

在“青鳥幫幫團”舉辦的“老少同樂鬧元宵”活動中,許多小朋友加入了年輕媽媽志願者的隊伍,學習包湯圓。小區內的孤老也來到了現場,小朋友們為老人們送上熱騰騰的元宵,一同感受社區的溫暖。

“小孩能從中學會與老人相處,老人能夠從孩子那得到關注,這樣的相處模式對這兩代人來說是雙贏的,從而達到‘幼有所學、青有所為、老有所依’的良好成效,為社區服務、社區教育和社區建設發展提供新思路。”孫玉婉說。

隨著項目開展,在小區年輕媽媽們的帶動下,甚至吸引了其他社區的年輕媽媽參與,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志願者隊伍,加入志願者團隊的年輕媽媽已經達到了百餘人。

來源 | 上海松江

【茸城之光】“青年帮帮团”,让社区老人不孤单

徵集對象

發生在松江的好人故事

徵集時間

全年

徵集要求

1.內容可涵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多種類型,可以是單人,也可以是多人做一件或多件好事。

2.每個故事字數1000字以內,有相關照片的,在附件中附照片原圖(1M以上),並做好備註。

3.體裁不限,詩歌、散文、隨筆、紀實故事等均可,體現一定的文采和感染力。

4.對故事的有效性、真實性,故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數據進行核實後投稿。

稿件一律以電子版word文檔報送,相關照片以jpg或jpeg格式原圖(1M以上)附件報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名格式:“茸城之光”投稿+姓名+所屬單位

稿件末尾須註明作者真實姓名、所屬單位、聯繫電話等。

作品展示

“文明松江”微信公眾號會擇取內容生動感人、具有可讀性的故事優先予以發佈。松江區融媒體中心的報臺網平臺將擇優進行深入採訪和刊播。

特別提醒

茸城之光 尋找你的光亮

【茸城之光】“青年帮帮团”,让社区老人不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