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在家中,錄音作為配音員最常遇見的一個環節,往往會被大家所忽略。

影響配音員成長(接單)的不僅僅是“好聲音”,還有更加直觀的聽覺體驗。很多朋友會選擇在家裡錄音,下面幾個簡單的攻略,相信對大家有一定參考作用。

錄音前的準備

選擇密集的房間進行錄音,比如說臥室或者儲物間

當我們進行錄音時,話筒收集到的不僅是我們的人聲,還有整個房間的聲音反射。選擇一個密閉且密集的場地作為錄音場所,可以減少相對的房間混響,使錄音變得更為純淨。

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這是2008年趙可在單位宿舍自己佈置的錄音間,幾百塊錢的話筒,幾十塊錢的音箱,牆上貼滿了報紙為了減少回聲,設備雖然簡陋, 但是在當時的趙可心中是這就是最棒的工作室 。那時他開玩笑說:“全世界都在關注的MTV音樂盛典,誰能想到裡面宣傳片的配音我就是在這排平房裡錄的。”(錄音設備實用帖——專訪配音員趙可、天湖)

話筒的選擇,按照自己的情況制定購買計劃

如果房間收音環境理想,可以選擇高靈敏,寬頻響的電容麥。這類話筒最適合電臺節目製作使用。PS:使用電容麥注意開啟聲卡48V幻象電源!

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推薦BLUE Yeti 價格1200左右

如果房間收音環境不太理想,也可以選擇相對低靈敏的動圈麥!

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推薦舒爾SM58 價格700左右

聲卡的選擇

市面上聲卡的種類選擇非常豐富,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儘量選擇大品牌。如若使用電容麥,請購買帶有48V幻象電源的聲卡。錄音的前期工作是整個錄音裡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選擇正確的錄音環境與收音設備,可減少在後期處理的製作成本。

錄音時的注意事項

傳聲器的拾音擺位

聲源與話筒振膜平行,過高會導致鼻音過重,過低會導致喉音過重;保持15-20cm的距離,過近容易出現噴麥齒音等噪聲問題。手機耳機錄音時話筒與聲源應保持一定距離,並向一側傾斜30°錄音,可有效減少噴麥。

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預錄音測試

在正式錄音之前,先錄一小段測試聲音質量。如傳聲器的連接擺放,環境底噪,音量匹配等問題在預錄音的過程中是會被發現並及時解決的。養成預錄音的好習慣,別讓自己的心血因為一些小細節而整體付諸東流。

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據說蘋果手機的錄音效果也是不錯的

採訪錄音

多人採訪時,很多人會選擇錄音筆進行錄製。將麥克擺放至聲源中間,與傳聲器保持相對一樣的距離,有利於均衡收集各方聲音。

遇到噴麥,齒音(口水音),鼻音過重等的問題,其實是在錄製階段就可以解決的。正確的錄音方法可最大限度保留人聲的質量。(今日話題:你是如何避免噴麥的?)

錄音後的收尾工作

人聲的導出

在錄製結束後,要將人聲進行導出。宿主軟件中導出界面會有文件格式和立體聲/單聲道的選擇,選擇單聲道,Wave(無損)格式(mp3也行,看個人需求)導出即可。(ps:具體詳情,小白請收藏本文,福利馬上到!大神請幫忙轉發啦~)

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工程的保留

每個工程文件在你的電腦上要有至少一週的保存時間,若有遺失或者誤刪,工程文件可隨時導出新音軌代替,保證節目的出品萬無一失。

傳聲器的存放

錄音工作結束後要將傳聲器進行收納,最好放置防潮櫃中存放。如若沒有,可也放置乾燥陰涼的環境下,輔以防潮包以免造成話筒受潮。話筒受潮會導致錄出的聲音變悶變澀,所以設備的保養也是錄音工作中不可遺漏的一點。

不論是家庭還是錄音棚裡,方法永遠比設備重要。只要掌握正確的錄音方法,你也可以錄出很棒的聲音。

在家裡,你真的會錄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