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思想的文章,若没有灵魂的瓷美人|形成独家思想才能成为作家

二宝刚刚出院,这一个多星期以来,因为二宝生病,看书时间少了,更文有些懒惰。

晨起写作,不知道从何说起,想来想去,想总结一下最近的读书感悟吧。

重新出发,从零开始

从9月底开始,因为重新注册了头条号,想好好运营。通过老号的失败,知道自己短板在哪,想先从好好读书开始,一边输入,一边写书评输出。

好巧不巧,正好赶上无戒老师的读书营开课,真是及时雨一般,简直怀疑无戒老师是不是能掐会算了。

先报上名坐等开课,在这过程中,想先大体了解一下如何写书评,于是读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没有思想的文章,若没有灵魂的瓷美人|形成独家思想才能成为作家

初学书评,选择适合笔记法

  • 葱鲔火锅

其实,《如何有效阅读》这本书最主要的是教给人们怎么做笔记,里面有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做笔记的方法,但因怀有目的,所以我并没有对那些内容多做注意,只是挑选了一种对输出最有效的办法,即葱鲔火锅笔记法,并据此输出了《葱鲔火锅+苹果|初涉书评,我如何用1个小时学会写出一篇书评》。

由此重新开启了我的头条创作之路。

  • 卡片法

19世纪法国作家凡尔纳,在创作《海底两万里》之前,已经翻阅大量书籍报刊文献,并把有用的资料记录在一张张卡片上,这就是卡片读书法。

没有思想的文章,若没有灵魂的瓷美人|形成独家思想才能成为作家

凡尔纳

20世纪的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将灵感记录在小小的卡片上,这是卡片创作法。

作品的构思先于作品本身。就像玩字谜游戏,我随意在空白处填写。我在卡片上写下这些段落,直到完成整部小说,我的写作计划是灵活的,但我对写作工具则相对讲究:横格的布里斯托卡片、削得不太尖的橡皮、铅笔。

前两天在读书变现营所学的卡片阅读法,则把这两种结合在一起,将所得所思记录在一张卡片上,更类似于葱鲔笔记法的切割版。

但思及自身,还处于租房阶段,可能一次搬家就将所有积累付诸东流;且带娃阶段,时间被切割成一段段小碎片,卡片的制作整理也是麻烦。

于是再次想到印象笔记,利用里面的笔记本分类功能,综合葱鲔与卡片,建立卡片素材库,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没有思想的文章,若没有灵魂的瓷美人|形成独家思想才能成为作家

所以你看,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所学结合自身进行变通,开创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学以致用。

我不敢说这是我的原创,但确实是我思考之后所想到的,目前为止最适用的方法。

想成为作家,先像作家一样有效阅读

不想成为作家的全职妈妈不是一个好的自媒体人

《高效能阅读》与《成为作家》是写作营书单,但等按要求读完,才感觉阅读顺序应该调整一下,先要学会作家思维,练就作家体质,再谈怎么样才能高效能阅读一本书,怎么从输入到输出。

思想比方法更重要,一篇文章没有思想,技巧再炫酷,文笔再优美,也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瓷美人,乍看之下诱人,却经不起推敲。

但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可能熟知众多名家思想,却唯独没有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

用《学会提问》的这段话总结,就是:

我们在这里借著名教育家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的一个知名比喻,他曾严厉批评一些教师和培训师,批评他们只向学生展示知识园地里采摘的缤纷花朵,而不给学生看使那束美丽的花环得以呈现的种植、除草、施肥和修剪的整个过程。

没有思想的文章,若没有灵魂的瓷美人|形成独家思想才能成为作家

其实这不能怪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也是在这样成为的教师。

但成人之后,踏入社会之后,则要靠自己去形成独家思想,而不能再去怪及师长。就如同三十岁前看原生家庭,三十岁之后则要看自己。

最近准备看《学会提问》,学习批判性思维,重启自我思想创造之路。

总结

看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高效能阅读》及《成为作家》,最深的体会就是要会思考,要有思想,要原创。

自媒体时代,模仿有时必不可免,但别人的文章结构用词造句能模仿得来,别人的思想却模仿不来,也模仿不得。否则,这篇文章就失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众多文章中的口水文。

最后,祝各位同行人,都能用自己的思维高效能阅读写作,在自媒体人之路上越走越高,及至成为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