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網絡的上海流浪漢:他的行為戳痛了我們的“軟肋”

前幾年“芙蓉姐姐”和“鳳姐”的爆紅,究其原因,無外乎是這方面的因素,她們的做醜弄怪另類行為,對那些審視常態美的人而言,更加豐盈了大家視覺上獵奇的空白,填補了大家貧瘠的精神空間。


爆紅網絡的上海流浪漢:他的行為戳痛了我們的“軟肋”


圖片來自紅星新聞


而最近上海博學流浪漢沈巍,之所以能夠爆紅,是因為他的做法戳痛了我們的“軟肋”和“短板”。

因為,他堅持遵循自己的聲音,活出自我的純粹與本真,他的身上閃爍著我們很多人無法企及的光芒。

曾經,我們的內心也許和當年的沈巍一樣,有和他堅持自我的類似理念,但生活的砂石,卻將我們的稜角磨得光滑無比,讓我們學會識相的收起觸角,戴起面具,懂得偽裝,讓自己變得絲毫沒有違和感。於是,我們一個個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記憶中的模樣,終成自己生命中的陌生人。

有些面具戴得太久,就再也摘不下來了,因為它不僅長到了臉上,還紮根在了心裡。

而我們生命中想要的本真樣子,沈巍做到了。他邋遢不堪,眼神裡卻清澈無比。看到他談古論今的樣子,讓人油然想到“舉世混濁我獨清”的屈原。餘將董道而不豫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這個社會給“成功”刻畫了很多個版本:鈔票、美女、豪車、洋房……在這樣的氛圍裡,每個人都消尖了腦袋趨之若鶩。

其實最成功的,就是能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把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來。

但是更多的,卻活在別人的眼光中,事事在意別人如何評價,用自己框架意識中的幸福標準,去衡量別人是不是也如此這般。

爆紅網絡的上海流浪漢:他的行為戳痛了我們的“軟肋”


我做不到像沈巍那樣:不懼人言的堅持,表裡如一的素養,不失本真的自我,也做不到他那樣追求自心。但我卻敬佩他所做的,撿垃圾和看書,給如今浮躁的社會上了一課,也許不會有人效仿,但至少觸動了我們的心靈。只是,我們的內心承載了負面的“垃圾”,以致讓那些書籍在我們的心裡無處安放……

記得去年很多人在探討這樣一個話題:“過去的一年中,你讀了幾本書?”而沈巍的行為同樣讓很多人汗顏。

慾望的驅使,使我們忽略或忘記了很多值得我們追求的高尚的東西,每天陷入無休止的忙亂裡,平時“無論魏晉”,一門心思竭盡全力去掙錢、買房、買車,閒暇之餘除了看綜藝就是玩手機,“書”這個東西真的記不得已經遠離我多久了,以至於我們口袋裡滿滿的,腦袋裡卻空空如也!

也許我們很多人比沈先生多有幾個錢,但從精神層面而言,我們卻可憐的一貧如洗,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堅持本真的心,是人性中所蘊藏的一種最柔軟,但卻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懷。

爆紅網絡的上海流浪漢:他的行為戳痛了我們的“軟肋”


心若無處安放,到哪都是流浪。曾有網友感言:“一開始我非常同情沈巍,但是到了後來,看了他的談吐和演講,我慢慢同情自己了……”

有人會說,沈巍德才兼備卻甘願流浪,他不是瘋子是啥?

但我卻認為,心中富有,活出自我,比有些衣冠楚楚的人,更懂得人生的真諦。相比而言,帶著“面具”生活的我們才是真正的瘋子!

所以,不管我們身處世界的何方,不要讓世俗迷失了自我,也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和歸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