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鶴慶朝霞寺在和邑村西朝霞山(又名鹿阜)上,谷堆山南側,距縣城約5公里。據《康熙鶴慶府志·山川志》載:“朝霞山在府治西十里,原名鹿阜,以彩霞朝見得今名。”

朝霞寺,進入山門,有兩個院落,正殿三楹,寺南有二聖庵,寺北有霞清宮。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從朝霞寺俯瞰黃龍潭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朝霞寺北側谷堆山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鶴慶風物誌—朝霞寺

朝霞山與石寶山東西遙相對峙,於是派生出一則《石寶射朝霞》神奇而美妙的故事:相傳牟迦陀祖師開闢鶴慶,被觀音菩薩濯衣點化,在石寶山頂的祖師洞內面壁十年,大道功成,於農歷三月十五日駕彩虹飛越鶴慶壩子,降落於朝霞山頂,來到迎邑村會同百姓降服了蝌蚪龍,開闢了鶴慶壩子。從此鶴慶縣各族人民每年三月十四日朝拜石寶山,十五日便朝拜朝霞山,沿襲至今,故友朝霞寺開創於大唐南召之說。

朝霞寺風光秀麗,亭亭古柏、漪漪綠竹點綴於寺廟周圍。更有寺側溪澗,迴流迸發,淙淙錚錚之聲響徹于山林之間,實為鶴慶的又一遊覽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