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下跌,挑戰還是機遇?

國際油價下跌,挑戰還是機遇?

近日來,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截至3月31日,WTI原油期貨價格已跌至20.09美元/桶,創下了18年來的最低點。

油價下跌給我國經濟帶來哪些影響?我國經濟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如何應對?對此,委員這樣說……

影響喜憂參半

“降、降、降!”

“快去把油加滿!”

“趕緊買儲油卡!

……

隨著國際油價瘋狂下降,國內成品油價已經調整了4次。

當前,國內98號汽油,已下滑至每升6元左右。92號、95號還有0號柴油均已跌到每升5元左右。

油價變動就像蝴蝶效應,對許多行業來說,會有不同的變化。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繼續惡化導致經濟活動顯著放緩,用油需求大幅下降。同時沙特發動價格戰,幾大產油國表示擴產參與市場份額之爭,原油產量和庫存大幅上升進一步壓低了油價。”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師張恆珍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油價下跌會對我國經濟帶來雙重影響:我國作為石油輸入大國,原油價格下跌會導致其他原材料價格也下跌,企業的生產成本會下降,進而降低我國經濟總體發展成本;同時,由於開採技術受限,目前我國石油企業開採成本較高,如果油價下跌,會影響其正常經營,影響企業生存發展,從而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這場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與國際油價大跌,可能引發全球經濟的衰退。比較而言,對我國這樣原油高度依賴進口的用油大國,油價大幅下跌顯然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綜合效益。但是,超低的油價給我國石油開採與煤化工產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此外,全球經濟的衰退,同樣也會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全國政協委員、奧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在全國政協委員、淄博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石化首批創新領軍人才達建文看來,短期來看,原油價格下跌,有利於國內煉油企業和化工企業原料成本的下降,但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很久。“此時,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對進口原油企業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抓住窗口期加大原油進口。”達建文這樣說。

複雜的挑戰

很多人都認為,油價下跌有利於原油淨進口國,不利於原油淨出口國,果真如此嗎?

“中國作為一個原油淨進口國,年進口原油達5億噸,佔總消費量的70%。”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化工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張明森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原油價格下降對於中國經濟到底如何影響,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目前經濟領域可能還沒有一個數學模型能夠模擬得出來。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整個情況將會變得更加複雜。

從直觀角度來看,原油價格的降低,中國為進口石油的支出將會大幅度降低,有利於能源、運輸等高耗油行業的成本降低,有利於整個社會生產成本的降低,對中國經濟會是一個巨大的利好;從產業鏈角度看,隨著原油價格的下降,與原油相關的下游產品價格或是預期價格也會隨著下降。“一般說來,從原油價格下降到最終產品價格下降有一個傳導過程,而這個過程中產業鏈的各個階段都會有一些額外的利益。但經過一定時間後,這個額外利益會隨之變小甚至消失,在新的價格體系下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張明森補充說道。

“具體來說,原油價格的下降,對於中國石化這樣的以煉油為主的企業表觀上還是有利的。”張明森表示,依據中國的成品油價格計算辦法,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桶時觸發地板價政策,就是原油的價格再降,成品油價格將穩定在以40美元/桶計算的數值,不再下降。那麼作為煉油為主的中國石化會有一塊附加效益。但是這塊附加效益需要原油價格持續低於40美元/桶,而且要在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

在朱建民看來,低油價也會給我國煤化工產業帶來了嚴重虧損的威脅和巨大挑戰。

如何面對挑戰?朱建民表示,這場狂風驟雨般的疫情,不可能掀翻中國經濟這片汪洋大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

朱建民進一步分析,相比油價變動帶來的成本變化,當前,國內消費需求與新舊基礎設施投資,對於我國經濟建設的拉動顯得更加重要。所以,我們企業更加關注此次抗擊疫情、保障健康、復工復產和穩健經營,更加關注和致力於滿足民生和國家新基建帶來的更高端的剛需,加速相關科技創新,加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實現高質量發展。

應對之策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擴散,市場需求下行,石油產品供需受到很大影響,但只要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上下一盤棋,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強力抗擊疫情,擴大內需,能源行業一定會有很大轉機。”為此,張恆珍建議,在國際油價大幅降低時加大石油戰略儲備,加強石油企業內部結構優化,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大開發多元化的新能源,提高我國能源消費的自給水平。

達建文表示,我們應該抓住此次機遇,加快技術創新,特別是加快進口依賴比較重的產品開發,如,核電用油、特殊機械加工用油,以及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煉油化工高端產品的研發。

張明森表示,原油價格的低位運行,不是一個簡單的“百年不遇的機會”那麼簡單,比如,它對於中石油、中海油等將會是一個重大挑戰。因此,需要相關行業及國家有關部門密切關注事態發展,隨時調整宏觀和微觀政策,認真應對,不可大意。

“以我的觀點,原油不會在如此低的價位長期運行,這對於OPEC、俄羅斯以及美國等主要產油國都是極為不利的。他們一定會盡快進行理智磋商,達成新的減產保價協議。預計今年大部分時間原油的價格會回到40-55美元/桶之間。”為此,張明森建議,當前應該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資金採購原油,租賃一切可以租到的油輪把低價原油拉回來,裝滿一切可以裝滿的儲存容器。30美元/桶以下的油可以拉回來反灌到一些油田的地下,尤其是像大港油田那樣的稠油油田,將會取得更多的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