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移民鄉鎮脫貧致富闖新路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 通訊員楊棋?

暖春時節,在玉門市獨山子鄉金泉移民村,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

玉門市獨山子鄉金泉村二組的周蘭花今年經營了3座溫室,分別種著人參果、西紅柿、辣椒。每天天未亮,周蘭花就來到溫室打理農作物。

“1座80米長的溫室,種植聖女果毛收入4萬餘元。只要按照技術員說的去管理,肯定能種好,也不用愁銷路。”周蘭花說。

玉门:移民乡镇脱贫致富闯新路

種植戶查看西紅柿長勢

“種植溫室對於移民鄉鎮的群眾來說,是一種挑戰。溫室種植規模不斷壯大,離不開群眾的辛勤勞作,更離不開各級相關部門的支持及幹部的幫扶。”玉門市農技服務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韓斌傑說。

2020年,玉門市計劃投入133.92萬元發展“五小”產業項目29個,涉及貧困戶1305戶。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玉門市積極聯繫市內各企業,加大對本地建檔立卡人員的招工力度,依託扶貧車間、農民專業合作社、日光溫室等產業發展項目,有效緩解建檔立卡勞動力務工需求。目前,經網絡招聘和中介推送務工人員246人,到崗146人。

“我去年種了6畝苜蓿和油葵,毛收入2.5萬餘元,賣了10只羊,收入6000餘元。”柳湖鎮富民村2組村民曹早梅說,是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他們過上了富裕日子。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質量,玉門市制定《玉門市2020年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實施方案》,對不穩定脫貧戶11戶47人、邊緣戶5戶24人,以及影響鞏固脫貧成果的重點人口和突出問題掛牌督戰,分別建立市級領導包鄉和鄉鎮領導包村的“一對一”督戰清單,層層壓實責任,做實、做細、做到位各項工作。強化扶貧產業園建設,計劃投資258萬元,在黃閘灣鎮和柳湖鎮建設2個產業扶貧示範園區,發展辣椒種植和拱棚瓜菜。引導、鼓勵貧困戶自主發展瓜、果、菜、豬、羊、草六大產業,落實種植養殖項目資金2731萬元,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