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科學育兒小知識,點關注,不迷路!

疫情當下,孩子們持續網課中。

在督促孩子上網課、寫作業的日子裡,很多家庭並沒有母慈子孝,而是輪番上演著雞飛狗跳的親子大戲。

近日,有一個媽媽就因此氣得要跳樓,上了熱搜。

3月19日,河南平頂山,男孩因上網課後不寫作業,氣得媽媽騎坐在窗臺上,一條腿伸出窗外,目視遠方,沉默不語,想跳樓。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經消防員勸說,媽媽從窗臺上下來,坐在床上不停地搖頭,抱怨道:

“我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

男孩承認錯誤,哽咽著下跪道歉:“媽,我錯了。”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跳樓”媽媽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勝利得一塌糊塗。

表面上,她用跳樓迫使孩子下跪認錯,實際上,她親手摧毀了孩子的自尊心。

男兒膝下有黃金。

這位媽媽把兒子膝下的“黃金”點為“廢鐵”,一碰就跪,再也不值錢了。

情緒暴力的父母,養不出有尊嚴的孩子。

心理學家武志紅評論道:

“太慘烈了,這孩子只怕沒辦法學習好了。補充一句:家長心智水平太低,看不得孩子一點問題,隨便就情緒爆炸的,就放棄對孩子在學習上的教育吧,孩子自生自滅也比父母管教強。”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該道歉的不是男孩,而是“跳樓”媽媽。

有人說,你不衝孩子發脾氣,他就不怕你,自然不會聽話。

孩子上學要遲到,你摔書包,他乖乖穿衣出門。

孩子做作業偷懶,你吼一聲,他乖乖奮筆疾書。

孩子偷偷玩遊戲,你砸平板,他乖乖動身學習。

孩子聽話的背後,是他對你爆炸情緒的忍耐,迫於權威的屈從,刀刃向內的自戕。

教育最忌諱的,就是用一種錯誤行為去糾正另一種錯誤行為。

02 、“為你好”的情緒暴力,孩子承受不起

去年冬天,我帶7歲兒子練字,寫“個”字時,兒子心不在焉,想看動畫片。

我口乾舌燥地講了10多遍寫法,他寫出來還是動作和筆順全錯。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我氣得頭髮絲都立起來了,一把搶過兒子手中的作業本,撕成片狀。

兒子手捧被撕壞的作業本,呆愣在桌前,滿眼驚恐,不知所措。

我越想越氣,用蠻力把只穿著襯衣兒子推出大門外,任他砸門哭喊,就不開門。

待安靜後,我從門鏡看見兒子盤腿坐在地上,垂頭喪氣,渾身發抖。

我心軟了,氣消了,叫老公開門把兒子抱進來,以為哄一鬨就沒事了。

哪知道從此以後的一個月裡,兒子天天抱著我的胳膊睡覺,嘟囔著說:“媽媽,我肯定能寫好字,你別不要我了。”

我明明看他睡熟打呼嚕,可只要我起床,他立即睜開眼睛喊媽媽。

然而,這一切的初衷,只是為了讓他寫好一個字,太不值了。

孩子心中凝結的恐懼,是父母瞬間發出的怒氣。

李玫瑾通過調查研究發現: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幾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我們用責罵管住了孩子的現在,卻斷送了他的未來。

有人說,管教孩子,不用打,不用罵,把他扔在一個地方獨處,他也能痛改前非。

還記得這個小男孩嗎?

2019年12月凌晨三點半,只有幾度氣溫的上海火車站廣場,一個10歲男孩孤零零地拿著飯碗跪在地上乞討,穿著一件薄薄的夾克。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因為男孩總不寫作業,爸爸多次接到老師投訴後,氣急攻心,半夜拿給男孩一個碗,帶他到火車站,罰他獨自要飯,天亮後再接他。

表面上,爸爸想讓男孩懂得,若不用功學習,長大後靠乞討生活,激勵他寫作業。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實際上,他在用“乞討教育”發洩被老師投訴的鬱悶心情,

用冷暴力將壞情緒強行灌入男孩心裡。

與被打罵後火辣辣的疼相比,男孩獨自一人跪在陣陣寒風和陌生的車站中,感受到的屈辱和無助,更傷他的心,既“吹涼”了自尊,又“凍傷”了自信。

我們以“愛”之名,對孩子肆無忌憚地噴射垃圾情緒,可他既不能化悲痛為力量,也無法知恥而後勇,卻可以否定自我,終將成為性格不健全的人。

這種“愛”,壓得孩子喘不過氣,是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03 、“易燃易爆炸”家風,代代相傳

前不久,7歲男孩遭親媽用菜刀割胸口,15公分的劃傷縫了30多針,看了讓人心痛。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但更讓人揪心的是,這個被媽媽家暴兩年的男孩,竟有樣學樣,用暴力待人。

在學校,他用鉛筆戳同學眼睛、用盆砸同學的頭,常被老師投訴。在救助站,若有孩子不聽他的話,會被他揍,遍體鱗傷的他儼然一幅“小霸王”派頭。

救助站工作人員說:

“我覺得他腦子裡有這個根深蒂固的想法,你不聽我話,我就打你。”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父母控制不住情緒,常用暴力糾錯,就是告訴孩子,只有以暴制暴才能解決問題。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會選擇用語言溝通,哪怕他傷痕累累,也敢以暴制暴。

“易燃易爆炸”的家風,成了男孩任性揮拳的底氣。

我的一個發小從小在媽媽的情緒暴力中長大。

上小學時,他有一次數學考了18分,害怕媽媽生氣,自己偷偷在捲紙上籤媽媽的名字,企圖瞞天過海。

可班主任火眼金睛,把媽媽叫到學校當面驗證。媽媽覺得沒面子,把他帶回家。

回家後,媽媽容不得他辯解,拿起木製衣掛拼命抽他,邊抽邊咆哮:“你怎麼就考了這麼一點分?你就是一個弱智!”

他說,只要我想到這句話,眼前就浮現出媽媽打我的樣子,覺得自己就是個弱智,所以他大學選擇文科專業,再也不想碰數學了。

他恨媽媽,卻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媽媽這樣的人。

已為人父的他,只要看見兒子學習成績差,便忍不住對他拳打腳踢。

還不忘加一句:“你就是一個弱智!”

愛是一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一個沒有愛的人,又怎能付出愛呢?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他被父母用家庭暴力刷上去的性格底色,一輩子難以抹去。

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斯蒂芬•吉根說:“大自然是很有耐心的,你所有不願意療愈的,都會傳遞給孩子。”

雖無法改變父母,但我們可以決定情緒暴力的去留,或傳給孩子,或終結於自己。

04 、懂剋制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兒童心理學家曾說:父母的情緒暴力,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是致命的,他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發展。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我們不願意因為自己的壞情緒,帶給他一生的傷痛。

為人父母,如何控制情緒,是我們愛護子女的必修課。

1.學會剋制,管理情緒

在親子關係裡,愚昧的愛是放肆,智慧的愛是剋制。

這幾天,孫儷主演的《安家》正火爆熒屏,她曾在微博上吐槽,為什麼嗓門變大了?這是她吼了7年孩子練出來的。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老公鄧超也經常調侃她:“儷,你吼一聲。”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孫儷認識到,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

深以為然。

如果我們能控制住脾氣,剋制住自己,孩子的身心就會免受傷害。

2.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大部分父母對孩子情緒暴力,是覺得孩子取得的成績,對不起自己的辛苦付出。

這是因為我們總是對孩子寄予厚望,緊盯他的缺點,卻忽略他的優點。

就像我帶兒子練跆拳道一樣,我希望他的橫踢動作跟教練一樣乾淨流暢,可他總有小碎步,我為了糾正動作,不知對兒子咆哮了多少次,依然無效。

直到教練對我說,孩子年幼,有小碎步是正常現象,我才放心,帶兒子快樂練習。

所以,只有我們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苛刻要求,才會心生歡喜,不生怒氣。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3.寬容對待孩子犯下的錯誤

科學家斯蒂芬·格倫回憶自己的母親時,談起了一件往事。

有一天,他從冰箱裡取出牛奶,剛走幾步,奶瓶掉落在地,牛奶淌遍廚房。

他的媽媽聞聲而至,卻沒有發脾氣,更沒有懲罰他。

她說:“哦,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牛奶灑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經灑在地上了,在我們收拾乾淨之前,你想玩一會兒嗎?我想,玩牛奶說不定很有意思的。”

他就認真地玩起了牛奶。

幾分鐘後,他的母親說:“牛奶是你灑在地上的,也應該由你來收拾乾淨。現在有拖把,有海綿和抹布,你想用什麼?”

他選擇了海綿,將地面擦得乾乾淨淨。

這是一段永遠鐫刻在他心底的記憶。

後來,他回憶說,從此以後,他懂得犯錯並不可怕,錯誤是知識之母。

而這個新知識是媽媽,用寬容和引導告訴他的。

想讓孩子不懼錯誤,就從寬容他犯錯開始。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網課35天,沒寫作業,媽媽要跳樓,兒子下跪道歉,你贏的樣子真醜


為人父母,需要等候多年,才能看到教育之花。

而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花期,希望我們都能用心守候它的綻放,哪怕他是一棵無花果,也能讓我們看見屬於他的果實。

願我們做孩子的傾聽者而非控制者,聆聽他的故事,而不是把他捏成期望的樣子。

有愛滋養的孩子,長大後將熠熠生輝。所以陪在他身邊時,請對他們好點。

因為,有愛的童年才是他們收穫幸福的源泉,一生的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