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多國社會安全問題暗湧!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呈指數蔓延態勢,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形勢嚴峻,我境外企業和項目人員面臨風險不斷上升。至少60個國家或地區相繼進入緊急狀態,193個國家或地區採取不同程度的嚴格防控措施,由此引發的對立衝突與諸多社會安全問題料在未來數月凸顯。

境外中方機構與在外人員,應遵循商務部合作司發佈的《境外企業和項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引》,進一步做好在地疫情防控工作。

1

新冠肺炎疫情總體風險態勢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佈的實時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4月5日8時,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冠肺炎累計確診超過120萬例,達1201591例,累計死亡達64703例,累計治癒246198例。隨著全球疫情持續蔓延,至少60個國家或地區相繼進入緊急狀態,193個國家或地區採取“封國”、“封城”、宵禁、社交隔離等系列防控措施。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多國社會安全問題暗湧!

圖:全球疫情管制政策與限制性措施風險示意圖

根據全球疫情形勢變化,4月2日,中國外交部更新中國公民暫勿前往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國家的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意大利、美國、西班牙、德國、伊朗、法國、韓國、瑞士、英國、荷蘭、奧地利、比利時、挪威、葡萄牙、瑞典、澳大利亞、巴西、土耳其、馬來西亞、丹麥、加拿大、以色列、捷克、愛爾蘭、菲律賓、泰國等疫情高風險26國,目前仍在上述國家的中國公民做好自我防護,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安排國際旅行,謹防交叉感染。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多國社會安全問題暗湧!

圖: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病毒視頻特別峰會

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警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不盡快採取措施,預計四月至五月會出現糧食供應鏈被擾亂的情況。隨著病毒傳播、病例增加和多項措施收緊,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裡,全球糧食系統將面臨無數考驗與壓力。由於糧食供應充足,市場穩定,目前影響較小。但物流方面遇到嚴重瓶頸(無法將食物從一地送往另一地),而且預計高價商品(即水果和蔬菜)產量可能出現下降。到四至五月,估計食品供應鏈運轉可能受影響。如:行動受限或工人的規避行為等可能阻礙農民和食品加工商(他們處理絕大多數的農產品)從事農業和加工活動。肥料、獸藥及其他投入品短缺會影響農業生產。餐館關閉和雜貨店購物頻率降低,都會減少對新鮮農產品和漁業產品的需求,最終影響到生產者與供應商。小農在這種情況下尤其脆弱。受疫情影響,邊境關閉,人員被隔離,市場、供應鏈和貿易出現中斷,這可能會使人們難以獲取充足、多樣化且營養豐富的糧食。在疫情肆虐或已遭受嚴重糧食不安全影響的脆弱國家,包括已經受到飢餓或其他危機(如非洲之角的沙漠蝗災,也門或薩赫勒地區的不安全局勢)嚴重影響的國家,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如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以及依賴初級產品(如石油)出口的國家,情況或尤為嚴重。


2

大流行滋生全球社會安全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多國實行緊急狀態、宵禁令、封鎖及出行限制等防疫措施,各國安全力量被重新部署,社會經濟困難、失業率上升、食品及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日益凸顯,疫情中心區域民眾逐漸麻木的“心理颱風眼效應”、組織汙名化導致的種族歧視和社會排斥行為,或導致低收入地區犯罪案件激增,以及引發民眾抗議示威與打砸劫掠。多國政府安全部門與衛生管理部門強力執行各項防控措施,易引發對峙衝突。近期,已發生數起中國公民受所在地歧視對待、遭武裝綁架、因涉嫌違法或違背禁令而被捕、華僑華人企業倉庫商鋪遭偷盜劫掠等涉我風險事件。

1.多國強制執行隔離宵禁措施引發衝突

4月3日,巴基斯坦卡拉奇(Karachi)Liaquatabad鎮一座清真寺附近,警方執行封鎖措施期間,與部分穆斯林發生對峙衝突,包括該清真寺伊瑪目在內的4人被捕。

4月初,玻利維亞貝尼省(Beni)、塔裡哈省(Tarija)、聖克魯斯省(Santa Cruz)和拉巴斯省(La Paz)多地發生系列示威,抗議糧食短缺及缺乏政府援助。4月2日,貝尼省裡韋拉爾塔鎮(Riberalta)的相關示威,數人因違反全國隔離狀態而被捕。

4月1日,菲律賓奎松市(Quezon City)上百名Sitio San Roque居民集會示威,抗議缺乏食品和經濟援助,遭安全力量驅散,至少20名示威者因違反封鎖隔離措施而被暫時拘捕。同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公開警告稱,菲律賓警察已被授權動用槍支,以處置擅自違反封鎖隔離措施並對執法者生命構成威脅者。4月2日,菲律賓國家警察總長表示,警方理解總統此言論係為了表達對公共秩序的嚴肅態度,沒有人會被射殺。

4月1日,以色列雅法(Jaffa),一名當地居民被控違反封鎖措施,引發示威者與警方發生對峙暴力衝突,4名示威者被捕。

4月1日,據媒體報道,肯尼亞首都內羅畢(Nairobi),安全力量近日使用鞭子、警棍和催淚瓦斯驅散違反全國宵禁措施的通勤者,造成至少2人死亡;蒙巴薩(Mombasa)也有類似衝突的報道。3月30日,肯尼亞西部伊藤小鎮,12名馬拉松運動員室外訓練時因違反國家禁止社交聚會和體育團體活動的禁令被逮捕,現已被釋放。3月27日,蒙巴薩郡(Mombasa),民眾為趕在宵禁前乘坐最後一班離開蒙巴薩的城市輪渡而聚集,遭警方催淚瓦斯強制驅散,造成數十人受傷。3月25日,1名在肯尼亞基蘇木居住的中國公民因違反當地政府的相關出行禁令,被當地警方短暫扣留,後經使館協調後被暫時釋放。

4月1日獲悉,自3月26日南非實行封鎖措施以來,安全力量近日已使用橡皮子彈和高壓水炮驅散開普敦和約翰內斯堡的違反規定者。3月31日,自由州省(Free State)韋爾科姆市(Welkom),醫護人員集會示威,遭安全力量使用橡皮子彈驅散,造成兩名護士受傷。3月29日,南非某華僑企業負責人因疫情期間涉嫌違反經營許可證非法經營受當地人士舉報,被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KZN)執法機關逮捕。其現已被德班地方法院准予以2萬蘭特(約合7536人民幣)的保釋金保釋,但仍要面臨指控,包括違反《災難管理法》、扣押(強迫)工人從事生產活動。

2.多國綁架襲擊、打砸劫掠、仇外暴力等社會治安事件激增

4月2日,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市(Kinshasa)盧蒙巴大道(Boulevard Lumumba),一輛載有法國撤僑人員的巴士,遭聲稱其把新冠病毒帶到剛果(金)的當地民眾投擲石塊攻擊,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未來數日與數週,不排除當地再次發生針對外籍人士的仇外襲擊的可能。

4月1日,尼日利亞

與尼日爾交界處的索科託州(Sokoto)Gangara村,遭一夥武裝匪徒無差別攻擊並搶劫財物,造成22人死亡,數十人下落不明。隨後,安全部隊趕到現場,與武裝匪徒激烈交火,打死1名襲擊者。3月31日,尼日利亞卡杜納州(Kaduna)3個社區遭疑似武裝匪徒襲擊,造成至少11人死亡。同日,卡杜納州首府卡杜納,一所關押“尼日利亞什葉派穆斯林伊斯蘭運動”(IMN)領袖易卜拉欣-扎克扎基(Ibrahim Zakzaky)的監獄,囚犯因擔憂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在過度擁擠的監獄中傳播而發生暴動,遭安全力量使用實彈鎮壓,衝突造成2名警員受傷。近期,IMN支持者可能不顧禁令,舉行相關抗議活動。3月29日,尼日利亞埃努古州(Enugu)與埃邦伊州(Ebonyi)交界處Ivo地方政府管轄區(LGA),一家礦業公司的3名中國公民遭武裝匪徒綁架,經各方全力營救,3人於31日下午安全獲救。近期,尼各地綁架案件高發,有綁匪假扮警察,設置路障,公然作案,有綁匪光天化日之下綁架尼高官親屬。

3月29日,泰國東北部武裡南府(Buriram)一監獄因聽信有囚犯感染新冠肺炎的不實傳言,發生囚犯縱火及越獄事件,至少4名囚犯成功越獄。目前,警方已控制住局勢,並在監獄附近設關卡,追捕越獄囚犯。

3月28日晚,

巴拿馬巴拿馬省(Panamá)聖克魯斯(Santa Cruz)與庫倫杜(Curundu)的示威者強行闖入一家商鋪,搶奪必需品。同晚,示威者向安全力量投擲瓶子,並企圖打砸當地超市。

3月下旬,中國駐西班牙使領館收到數起報告稱,在不同城市的倉庫區出現偷盜情況,有華僑華人企業遭受損失。


3

風險應對措施與建議

鑑於以上覆雜情資與風險分析,ICC-iCover平臺專家建議常駐或擬赴境外的中國機構、企業與在外人員:

  • 應在近期敏感時期,密切關注東道國疫情態勢、貨物進出口禁止/限制、國際航班禁止/限制、海關口岸檢驗檢疫限制與出入境簽證限制情況;根據全球疫情變化,暫勿前往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國家;
  • 正確理解並嚴格遵守東道國政府實施的全國緊急狀態、公共災難狀態、宵禁、全民隔離等各項禁令與防疫措施,無特殊原因避免外出或長途旅行;期間回國入境應向中國海關如實申報健康狀況,防止疫情經口岸傳播;
  • 加強境外企業和項目人員管理,堅持就地防疫為主,減少人員輪替;採用微信、短信、網絡、視頻、手冊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培訓,關注員工身心健康,引導員工理性認識疫情,加強心理安撫和疏導,穩定員工隊伍。加強人員健康監測,嚴防疫情通過當地員工向境外企業和項目輸入。對於有疫情嚴重地區旅行史、確診病例密切接觸史的員工,應採取隔離觀察措施;
  • 完善境外企業和項目現場防控措施,疫情嚴重地區的境外企業和項目應只保留少數出入口,採取有效管控措施;採取分班組、分區、錯峰作業等措施,減少人員間密切接觸。人員往返施工現場時儘可能安排專用交通工具統一接送,做好個人防護,儘量減少外出或與其他人員接觸。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加大重點環節防控力度,加強應急值守,建立向我駐當地使(領)館和國內的疫情報告制度,做好疫情應急處置;
  • 優化境外企業和項目公共衛生環境,加大公共區域衛生環境治理,改善員工住宿條件,優化生活區佈局,人與人之間保持適當空間,嚴防交叉感染。確保飲食安全衛生,食堂餐飲人員體檢要合格,食品來源要安全可靠,不違規宰殺、處置、食用野生動物;
  • 對於人員較多的企業和項目,加強與當地醫政部門和醫療機構的聯繫,積極獲取醫療資源和支持。妥善處理好與周邊社區的關係,主動介紹國內疫情防控情況,正面引導,增信釋疑,爭取當地多方支持,避免引發矛盾衝突;
  • 在外機構與人員還應密切關注當地負面輿情,要及時發聲澄清,正面引導宣傳,妥善應對,以免對企業和項目正常運營施工造成嚴重影響;同時還應高度關注因疫情引發的針對性排外風險、以及失業率上升導致的社會治安惡化;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高度關注當地安全形勢,完善安全工作預案,升級安防等級,檢查安防設施與消防系統的運行狀況,減少各類安全隱患,為復工復產和中長期發展預做準備;
  • 最後,還應嚴格遵循各東道國衛生安全部門及政府的有關禁令,並聽從當局發出的最新指示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