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監督促成偷排汙水企業被查 奉節梅溪河更清了

法律監督促成偷排汙水企業被查 奉節梅溪河更清了

“以前看見清澈的梅溪河水變渾就覺得心痛,這下總算是放心了。”6月24日,面對回訪的奉節縣檢察院幹警,家住奉節縣夔門街道金盆社區的楊大爺激動地說。

這段時間,梅溪河邊的金盆碼頭,機器的轟鳴聲蓋過了潺潺水聲。以前,只要有機器聲響,一般是岸邊的砂石廠在進行生產,不多時就有泥水沿著私設的管道流入河裡。而這一次則是拆除這些暗管的聲音。

“收到檢察建議後,我們通過‘夜查’固定了鄭某非法生產、偷排偷放廢水的證據,並對其作出了罰款、限期拆除管網等行政處罰。”談起5月4日晚上10點的那次“行動”,奉節縣生態環境局環境行政執法支隊隊長劉建林仍感到心潮澎湃。

一年時間向河中直排30000噸廢水

法律監督促成偷排汙水企業被查 奉節梅溪河更清了

梅溪河是奉節縣長江流域一級支流。2019年4月,奉節縣檢察院檢察五部幹警發現,梅溪河入江處水流經常處於渾濁狀態,在進一步踏查後,檢察機關將汙染源鎖定在距梅溪河入江口3.3公里的金盆碼頭附近的兩家砂石廠。

幹警瞭解到,從2018年3月起,唐某、鄭某先後在金盆碼頭租用土地,開設石料加工廠,進行石料研磨、加工、運輸,平均每天兩家產量共計約3000噸。

而在這“3000噸”背後卻還隱藏著另一個數字。經幹警進一步勘驗後發現,兩家砂石廠不僅在沒有辦理環境評價手續的情況下進行生產,而且用於淨化生產廢水的沉澱池也形同虛設,廢水都通過暗管直接排入梅溪河中。在這一年多的經營時間裡,兩廠直接排放的廢水就有3萬餘噸。

“靠水吃水無可厚非,但這種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從事的低層次生產,無異於竭澤而漁,更是對公共利益的一種破壞。”奉節縣檢察院檢察五部主任朱倩介紹,這種非法排汙行為至少具有三重危害:一是使水體渾濁影響居民用水,二是破壞水質影響水生物生長繁殖,三是匯入長江後也會破壞幹流水質。

2019年4月30日,針對金盆碼頭附近的砂石廠偷排偷放的情況,奉節縣檢察院向縣生態環境局發送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及時查處向梅溪河河道直排汙水的違法行為。

夜查砂石廠找到偷排偷放證據

“2018年,我們就對鄭某的砂石廠進行了罰款處罰,並要求其進行整改,之後瞭解到他們仍在偷排偷放,但證據一直不足。”環境執法人員表示。

檢察機關負責公益訴訟工作的幹警也談到,在調查過程中,砂石廠會偽造開採設備正在拆除的假象,白天還會停止生產應付檢查,停靠在碼頭的船甚至有序地圍成一個圈,用來擋住排汙口掩人耳目。

“收到檢察機關的檢察建議後,我們對此案更加重視。”劉建林表示,在收到檢察建議後,他們結合檢察機關踏查的線索,認真研判情況,針對非法經營者在白天避免進行生產的特點,確定在節假日通過突襲的方式固定證據。

5月4日晚上10點,劉建林和執法隊員摸黑來到鄭某經營的砂石廠,藉助手電筒光亮,找到了埋在碎石和井蓋下面的廢水排汙口。“這就是你們偷排偷放的證據。”在錄像和照片面前,一直狡辯的砂石廠負責人鄭某啞口無言。

隨後,奉節縣生態環境局聯合縣交通局、縣公安局、縣水利局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拆除偷排汙水的設施設備,清運堆放的砂石,並對兩家企業作出行政處罰。6月20日,生態環境局在對檢察建議的回覆中表示,兩家砂石廠已基本整改完畢,今後將加強對縣內其他砂石廠的監管力度。

法律監督與生態保護的“化學反應”

“在做好對非法生產的企業進行打擊的同時,也要防範關停企業死灰復燃。”談起對梅溪河的進一步保護,朱倩表示,檢察機關收到回覆的時限為2個月,此後該院還將通過實地勘測、定期回訪、聯席座談等方式,做好公益訴訟“回頭看”工作,持續保護區域生態環境,維護公共利益。

自2018年“保護長江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奉節縣檢察院排查長江及其支流非法採砂、畜禽汙染、廢水直排等公益訴訟線索80餘條,對16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正式立案審查,發送生態資源類行政訴訟訴前檢察建議13份,其中8件已經整改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