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臺區:以文興旅增添鄉村振興新動能

漢臺區:以文興旅增添鄉村振興新動能

陝西網訊(記者 石林 曹彥強)走進漢臺區武鄉鎮吳莊村,道路乾淨整潔,房屋錯落有致,牆上“村規民約”格外醒目,水庫邊鳶尾花盛開……素有“諸葛封侯地、天台第一村”之美譽的吳莊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村四支力量以“抓黨建、促脫貧”為首要任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重要抓手,在基礎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上狠下功夫,村內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而吳莊村的發展是近年來武鄉鎮發展的一個縮影。

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武鄉,因蜀漢三國時期為諸葛亮封侯地而得名,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獨特,“陝南第一名山”天台山就坐落於吳莊村北部。

“武鄉文化底蘊深厚,又極其適合發展產業,所以說,武鄉的發展就是打好文化和產業兩手牌。”武鄉鎮黨委書記邵永宏介紹說。

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來,武鄉緊跟市場發展動態,依託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積極落實3+X產業佈局,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集中打造優質柑橘規模化產業。以共力、王莊、同力、明光等村為示範,2019年新栽種柑桔1200畝,每畝新增產值5000元。扶持乾溝河沿線設施蔬菜產業帶建設,以同心村匯方農業為引領,同心、宋溝新發展設施蔬菜150畝,加大對薺菜、辣椒等有機蔬菜的支持力度;聚力特色獼猴桃產業帶建設,通過藉助陝果集團漢中分公司資源優勢,在毛堰村、曹黨村、毛寨村等區域發展優質獼猴桃種植,2019年新發展獼猴桃2200畝。

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武鄉充分利用天台山-啞姑山旅遊環線、鳳家溝景區等綠色生態資源,突出鄉村旅遊,推進綠色循環發展。藉助最美油菜花海精品觀花旅遊線路有利時機,鼓勵農戶自主發展農家樂,探索發展了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研學體驗等生態旅遊產業。

漢臺區河東店鎮同樣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是“褒姒故里”“兩漢三國”“棧道文化”的發源地,該鎮褒國古鎮是市區兩級政府重點打造的“褒城組團國家級休閒旅遊度假區”核心商業圈。

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依託褒國特色小鎮流水花坊街區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生產經營環境,結合國家文化旅遊名鎮建設,河東店鎮建成100米黨員食品安全示範街,實行鎮黨委領導、街區黨支部統一管理,通過村合作社實施黨建引領,黨員入股,群眾積極參與,實現保底分紅的發展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國營草帽麵館”,總投資近30萬元,其中,國家農村綜改試點資金投入25萬元,河東店村黨支部吸納5名黨員每人入股1萬元,鎮村黨組織佔95%股份,收益按股分紅,試營業前6個月,對黨員個人投入採取6%的保底分紅,今後再吸納群眾入股經營。根據經營狀況,每名黨員最高拿到不超過20%的分紅。運營三個月後國有資本退出,麵館交給河東店村黨支部經營,收益歸村黨支部所有,按股分配。鎮政府的股份收益上繳鎮財政審計所統一管理使用。

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我們鎮結合文化、生態資源,持續打造啤酒小鎮、鮮花小鎮、體育小鎮、康養小鎮,為貧困戶和周邊群眾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創業機遇。”漢中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鎮黨委書記殷彥軍介紹說。

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該鎮還大力推進柑橘產業發展與文化產業、旅遊業和互聯網的融合,依託河東店鎮電商運營中心、村級電商服務站,建成智慧旅遊系統,完成微信公眾號“醉美褒河—智遊褒河”版塊上線,成功申報了“褒利”褒河蜜橘新品種項目,完成了“三品一標”品牌提升打造,獲得了“出口基地認證”。褒河大米取得了“綠色食品”認證;成立了“歐洲甜櫻桃省級引智示範推廣基地”和“陝西理工大學產研基地”。“褒河+”品牌的持續打造對擴大全鎮的知名度、加快文化旅遊名鎮建設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汉台区:以文兴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生態為筆,文化為墨。漢臺區在做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基礎上,實施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讓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真正受益於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