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相繼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對國內外小麥價格有何影響?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擔憂引發美國民眾集中採購麵粉等產品,且美國小麥出口表現強勁。近期芝商所旗下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呈現震盪上漲的趨勢,截止4月14日收盤,主力7月合約收盤549.75美分/蒲式耳,較3月份低位494.25美分/蒲式耳漲55.50美分/蒲式耳。

附圖:美麥價格走勢圖

各國相繼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對國內外小麥價格有何影響?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擴散,多個主要小麥以及麵粉出口國考慮出臺限制出口措施。與此同時,全球集中採購麵粉等食品的需求,導致美國小麥價格獲得支持。

附表:國際糧食出口限制以及擴大進口彙總統計

各國相繼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對國內外小麥價格有何影響?


截至2020年4月9日的一週,美國2019/20年度的小麥出口檢驗量為608,709噸,上週350,190噸,上年同期為528,714噸。迄今為止,2019/20年度(6月至次年5月)美國小麥出口檢驗量為21,442,019噸,較去年同期的19,935,798噸增加7.6%,上週是增加7.2%。美國小麥出口檢驗量的增加,給美麥市場提供利好支撐。

美國農業部在2020年4月份供需報告裡預測,2019/20年度全球小麥期末庫存為2.928億噸,高於業內預期的2.874億噸,也高於3月份美國農業部預測的2.8714億噸,供需報告對小麥市場有利空影響。

全球充裕的供應量使得芝商所旗下CBOT美麥主力7月合約在571美分附近遇阻迎來回調整理。但隨著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已經開始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包括高粱、大麥等產品,也對小麥市場利好,加上疫情帶來的一些國家出口限制,均有利於增加美麥需求 ,預計短期芝商所旗下CBOT美麥價格一波回調整理之後,仍有望再度震盪向上。

中國國內方面,中國對於進口小麥有配額限制,2020年小麥進口關稅配額量依舊為963.6萬噸,因進口量不大,國內外小麥價格波動聯動性不強。但由於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多國出臺政策限制糧食出口,疫情擔憂下,國內麵粉等產品需求也較好,清明節後,麵粉市場活躍助推國內小麥價格也在不斷上漲。

截止4月14日,全國主產區小麥價格指數為1.224元/斤,較3月底1.199元/斤漲0.025元/斤。其中各地主流價格為:河北1.21-1.25元/斤,山東1.18-1.26元/斤,河南1.19-1.24元/斤,江蘇1.165-1.22元/斤,安徽1.19-1.22元/斤。

近一個月小麥價格走勢圖


各國相繼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對國內外小麥價格有何影響?


進入4月份,距離新小麥上市還有一個多月,正值青黃不接之際,農戶和貿易商手中餘糧已不多,再加上面粉訂單增加,廠家對小麥的需求也在增加,可是流通市場糧源基本見底,目前面粉企業採購大多以拍賣糧及輪換糧為主,但是輪換糧存放時間已久,再者拍賣糧價格高企,市場糧採購成本大多跟隨拍賣糧進廠成本調整,同時,隨著麵粉企業收購價格的不斷上調,貿易商捂糧待漲情緒越濃,據廠家表示,近期廠家小麥上貨量仍不多,多重需求利好推動小麥價格不斷上漲。

隨著小麥價格不斷上漲,在國儲庫存高企的情況下,為了緩解廠家的用糧壓力,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佈通知,4月15日起,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加至400萬噸,同時擴大跨省移庫小麥投放範圍,青海和甘肅均在列。這一信號也在表明,國內小麥庫存充足,足以保證國人口糧安全,在新麥上市前,儲備糧完全可以保證企業所需的小麥供應安全。

根據相關方面發佈的收儲及拍賣數據計算,估計截至4月上旬,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數量9122萬噸,同比增加1889萬噸。其中2014-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數量4448萬噸,2017年產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數量2243萬噸,2018年產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數量195萬噸,2019年產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數量2227萬噸。

總的來看,麵粉企業階段性上貨量仍是影響小麥價格走勢的關鍵,而拍賣糧價格作為小麥市場的風向標,在政策性小麥投放力度加大以及各級儲備糧輪換速度加快的環境下,階段性市場供需偏緊的格局或得以緩解,小麥市場價格也將會隨之逐步趨於平穩。後期需關注新小麥生長情況以及拍賣糧競拍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