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應該如何配置,才能實現低風險高收益?建議收藏

新冠疫情讓我們宅在了家中,企業停工停產導致盈利暴跌,相應的我們個人的收入也受到了影響,所以如何有效的增加我們的收入便成了我們要不斷學習的課題。

投資是目前相對門檻較低又可以有高收入的機會,相對種類較寬泛,像股票,基金,債券,黃金,期貨等等都是可投資品種,這其中基金投資相對炒股不用花費較多時間,收益甚至會超過個人炒股的收益,畢竟炒股7虧2平1賺,所以說基金投資更適合大部分人的長期資產配置。

關於資產配置,後續再跟大家詳細聊,今天先聊一聊基金到底應該如何配置才能低風險高收益。

基金為什麼需要組合配置

目前市面上可以買的基金有很多種,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 股票型基金:證監會規定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於股票的是股票型基金,分為主動性基金和被動型基金。有跟蹤指數的ETF基金和專注某一行業的行業基金。
  • 債券型基金:與股票型基金一樣,資產80%以上用於購買債券,可分為一級和二級債券。
  • 貨幣型基金:主要投資銀行存款,一年期國債等風險極低的標的。
  • 混合型基金:既可以投資股票,也可以投資債券和貨幣的混合型基金。我們自己來做基金配置組合,暫時不討論混合型基金,因為混合型基金非常考驗基金經理。

根據最高收益率的高低做排序: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當然,高收益對應的是高風險和高波動性,而低風險對應的就是低收益率,像貨幣型基金的餘額寶等寶寶類基金目前年化收益率已經低於2%,對於投資來說沒有價值。

乾貨| 基金應該如何配置,才能實現低風險高收益?建議收藏

個人總結的基金大致分類

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型基金,在不同的階段的表現卻大相徑庭。主要是因為我們的A股在不同的時間段的不同類型的股票的收益率是不同的。比如代表大盤藍籌股的上證50指數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2月份之間,由2300點漲到3200點,漲幅40%。而同期的創業板指數,卻從1850點跌到了1580點,跌幅15%。如果你恰好在2017年只買了創業板的基金,那你只能看著上證50狂漲,而你的基金卻在不斷的下跌。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做基金的組合配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不會錯過這種分化的走勢,保持收益的持續性。

乾貨| 基金應該如何配置,才能實現低風險高收益?建議收藏

上證50 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走勢

乾貨| 基金應該如何配置,才能實現低風險高收益?建議收藏

創業板指數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走勢

基金應該如何配置才能穩定盈利?

首先,不管是買基金還是買股票,都要對某一個時間段的市場和國家的發展方向有一個大致的認識。比如從2019年以來,國家不斷的在出臺政策鼓勵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的發展,我們的股市是政策市,那資金的重點就會放在中小創等科技股版塊上,那相應的主題基金便會有超額收益。比如:

寶盈人工智能主題股票,近6個月最高上漲50%;

富國創新科技混合,近6個月最高上漲45%;

如果你可以儘早埋伏,便會有超額收益。

乾貨| 基金應該如何配置,才能實現低風險高收益?建議收藏

乾貨| 基金應該如何配置,才能實現低風險高收益?建議收藏

但是同時你可以看到,科技類基金波動極大,如果你在高點追漲到現在可就是浮虧20%。所以我們需要增加與科技類基金對應的不同類型的基金來抵消劇烈的波動。

比如增配生物醫藥類基金,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聯接已經再創歷史新高了,無論你是否追高都是正收益,這就有效的平抑了你的賬戶波動,幫助你不在科技股下跌的時候不至於恐慌割肉。目前科技股調整短期到位,後續會迎來反彈,你的基金收益也會不斷提高。這就是基金配置的優點。

乾貨| 基金應該如何配置,才能實現低風險高收益?建議收藏

基金組合配置的關鍵點

你可以看到,要想平抑你的賬戶波動,你配置的基金必須是不同類型的基金。科技類,醫藥類,大盤藍籌類,甚至是黃金,不同風險的基金的多元配置,會極大的減少你的賬戶波動,因為不同類型的基金會有輪動上漲,而輪動完成的基金也不會一跌到底(牛市結束的暴跌除外)。所以綜合起來,你的收益率會不斷提高。

當然,不同類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同樣很重要,動態的倉位調整也是收益最大化的關鍵。下一次我們再詳細聊一聊倉位如何配置才能最大化提高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