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前後:一個未染病市民的實時記錄

武漢封城前後:一個未染病市民的實時記錄

希望劫難早些結束,曙光快快到來。


文丨程越溪


01

一無所知


最早看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報道是2019年12月3日,在國內媒體上。當天一位外地朋友也發來個“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鏈接,叫我注意安全。然後是1月7日下午5點收到了日本朋友的消息,說“日本政府強烈推薦別去武漢”。


那時沒注意,還商量著給我媽看病做手術的事,看病時間是2020年1月12日到17日,術後無防護陪護了一天,現在看到不少人染病就在這期間,現在想來十分後怕。


是12號開始去醫院的,武漢一家三甲醫院。讓我有所警醒的是,醫院入口處有個紅色地貼指引標,寫了“發熱”倆字,指引到拐角的地方,並不直接進入門診。當時心裡有點疑惑。現在回想起來,整個看病期間,醫院沒任何防護措施,沒有體溫檢測,也沒貼告示,人員進出隨意。除了醫護人員,90%以上病人都沒戴口罩。


媽媽看病期間,我也在家查了下外文網站,發現武漢肺炎這個事外媒都是頭條在講,不少權威媒體都是頭版大篇幅刊登,入選BBC中文“最多人看的新聞”。頓時意識到了嚴重性。從那時起,我開始每天戴口罩去醫院,但也沒全程戴著。看到許多醫護人員也沒戴口罩。


接著是1月17日媽媽要出院,她忽然發來條語音,說是出院時醫生過來叮囑了,回家後不要到處跑,在家好好養病,現在肺炎情況嚴重,有可能感染了上千人。我們聽後第一感覺是醫生是不是有些誇張,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對疫情真是一無所知。這個消息當時還不讓到處說,只是讓同病房幾個患者知道了,然後通知給我們家屬。


1月17日回家繼續看外媒報道,看到BBC中文網一個消息,說英國專家根據什麼模型預測武漢已1000多人感染。和武漢醫生說的大致相似。回頭看看朋友圈和媒體,還是沒什麼人關注。街上也沒人戴口罩。那幾天我和先生兩人開始每天戴N95口罩出門,顯得很另類。


02

信息公開之後


事情轉折點是在1月20日,週一中午開始,我記得很清楚,朋友圈、“在看”和家族群突然多了大量和“武漢不明肺炎”有關的消息。就是一個下午多起來的。有個親戚有許多本地群,轉了不少信息和視頻。我直覺是有什麼事發生了,直接改變了政府對待疫情的態度。信息流量的轉變實在太突然了。


家裡人還是隻有我比較緊張。下午執意出去買體溫計,發現藥店來了不少看上去很慌張的顧客,問有沒有口罩賣,還特別提到要買兒童口罩。藥店的人說剛賣完,下午才到貨。跑到另一藥房,發現口罩還有庫存,接連而來的就都是買口罩的市民了,但也是三三兩兩,沒有排隊的。


回家發現我爸還在忙年貨,做了無數的丸子放冰箱,湖北人過年就愛吃各種丸子。我心裡隱約覺得還是不要拜年了,但沒敢說出來。畢竟是幾十年的習慣。


也開始對自己的健康格外關注了。平時早上起來偶爾嗓子會幹痛,這幾天稍微咳下就覺得慌,心裡打鼓。家人只要誰咳嗽了幾聲,我感覺整個屋子的空氣都緊張起來了。如有人再問句,你怎麼了,另一人會馬上駁斥,你不要問,製造恐慌氣氛。就這麼過了一兩天,大家才漸漸習慣,不再神經兮兮。


21日收到貓眼消息,過年準備看的演出給我直接退錢了;22日收到洪山區圖書館閉館通知。本來預定了1月24日坐飛機去外地過年,出發72小時前退票了。沒看到海航或馬蜂窩有什麼政策,還損失了一半費用。


晚上出門時看到私家車司機連駕駛時都戴上了口罩。開始全城口罩了,包括超市閒聊的工作人員。


年飯開始也沒說不吃,疫情一天天發展,我開始恐嚇父母,讓他們趕緊取消拜年。最開始是在小群刷屏,刷了一整屏之後我爸終於回覆:知道了。不吃了。之後媽媽給親戚們打電話,也都同意取消年飯。第二天爸爸又給爹爹(武漢話,外公)打電話,老人家語氣有些不高興,大意是說我們看得太嚴重,他弄了一大桌子菜沒人吃。我爸跟他交換意見,說自己也是弄了一大桌菜,不知能否平復下他的心情。爹爹今年80多歲了。


22號在家刷了一天新聞,迫切想知道武漢現在究竟是什麼情況。沒想到重磅炸彈是在深夜。


23號凌晨3點去衛生間,瞄了眼手機,居然刷到個“一號文件”,武漢的機場、火車站將關閉。武漢“封城”了。先生此時也醒了,我迅速大叫著把信息分享給他,兩人先是各種想象,開始恐懼,擔憂,說了好幾個恐怖電影的名字,接著朝窗外望了好一會兒。最後互相安慰了一番,還是睡著了。


凌晨3點,窗外被一片灰暗籠罩著。生活了30年的城市,一瞬間變得陌生起來。我從未以這種方式觀察過她。來不及有更多感想,我竟然還是睡著了。


03

封城


早上醒來,再想“封城”這事,還是有些恐懼,感覺與世隔絕。主要是太突然了。


聽說不少武漢車輛都趁夜出城了,相信大量的人是在惶恐下出逃。自疫情信息傳播以來,我一直感覺安全感很弱,都是家人在互相鼓勵著。“封城”到底為了什麼,會有什麼後果,一時很難想明白。在本地群看到的許多視頻又讓我知道,這次事情非同一般,比想象中嚴重得多。大部分武漢市民的感受是無助。98年武漢抗洪我有記憶,但疫情看上去比洪水可怕,它是看不見的。你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


之後獲取信息就全靠手機了,看文章、視頻。基本上也不出門了,從視頻裡聽到熟悉的武漢話,熟悉的漢罵,都是武漢的同胞。除了無力,不知能做點什麼。


越來越多朋友發信息問我的情況,疫情信息終於擴散到全國了。


23號上午開始常規測體溫,居然測出個35.6度,有點慌。最後上網查了遍,覺得可能是一直以來血壓偏低的緣故。帶著一種比較憂慮的心情又在下午測了一遍,終於迴歸到正常的36.6度。鬆了一大口氣。


親戚開始轉發自己小區有病人被120拖走收治的視頻,言語之中透著慌張。另一親戚不知是安慰還是不信,說“就是普通的病,不要自己嚇自己”。


第一次在街上看到沒有公交車的武漢。小區外面街道平時喇叭按得直響,這幾天格外安靜,一片死寂。站在樓下往下望,如果看到個人影我是高興的。


武漢封城前後:一個未染病市民的實時記錄

1月23日,武漢市公交車停運。圖為武漢洪山區某車站。


先生原本還在微信群和兩位同事聊疫情,互相轉發些自嘲的圖片。但前兩日另一同事忽然在群裡發:“我媳婦退燒了,要不要去醫院?”他媳婦剛從新加坡回武漢,好幾天前就和他一起回到了湖南老家。


收到這句話我忽然意識到,整個武漢市的民眾現在其實都是在壓力之下。冠狀病毒最可怕的是有平均7天、最長14天的潛伏期,無症狀也可能患病,還可以傳染。這些發現直接造成了人人自危。


害怕感冒,害怕發燒,害怕身體出現一點不舒服,對著症狀看,越看越像就是在說自己。哪怕內心有疑慮,有人也會向家人隱瞞,怕他們擔心。


我們密切關注著他的情況,得知他媳婦在退燒後又開始了輕度發燒,另一個壞事是,他自己也開始了發燒。最終他們決定24日早晨去看醫生,在湖南當地醫院排了很久的隊。最後醫生說是輕度症狀,無法確診,讓回家自行隔離。一切說的都和網上很像。


與此同時,先生開始了回憶,自己最後和這位同事聚餐是什麼時候;另一同事也在群裡說:“我正在吃年飯,知道你這個事後,我覺得一口都吃不下去了。”


接著是親戚的同學,朋友的媽媽,小區阿姨的朋友,兩三層關係的人開始出現疑似、確診病例。危險在逼近。我感覺現在的自己,也只能算是個“還未出現症狀”的武漢市民了。


04

除夕之夜


所幸爸媽有準備年貨的習慣,我們囤積了大量食品,之前為了對付霧霾也剩下十幾個口罩,家庭物資方面暫時不缺。看各種消息感覺武漢市民吃喝方面可能不缺,主要是一線醫療物資缺乏。


除夕當天,街上基本沒人,有少量私家車還在行駛。少有的幾個行人表情看上去比較肅穆,不知是一直如此還是受疫情影響。超市正常營業,下午5點收班,門口貼了個“不漲價”告示。超市門口聚集了不少人,沒敢湊近拍攝。回到小區,物業小黑板更新了“已消毒”信息。


武漢封城前後:一個未染病市民的實時記錄

除夕當日(1月24日),武漢洪山區某超市門口。


以前年飯我爸都弄一大桌,今天炒個什麼菜準備用3個青椒,被我媽發現,她大聲說:“你怎麼用3個青椒?1個就好了,省著點用。”


受此啟發,我們也開始盤點家中物資情況,分配哪些菜要先吃,藕能存放多久,青菜會不會壞。下午還隔空和鄰居聊了聊,他家的菜都儲存在另一個房子,現在要開車去全部取回。這也是最後的機會,明天武漢就不讓機動車行駛了。


晚上先生收到不少親友慰問短信,接收了幾條後他蹦出一句話:“靠,我們現在就成災區群眾了?”我也收到幾條,有朋友開始問:“你那裡物資怎麼樣?”


晚上8點左右,和親戚們視頻拜年,大家臉湊到屏幕上,都在笑,自嘲這個年過得不一般。我們在家簡單吃了個年飯,先想著不談疫情,聊點輕鬆的,但轉了一圈,又開始談疫情。


除夕家人在看春晚,我看不下去,加入了個民間救援群。早期群裡只提供信息,後來發展到組織車隊、供應物資。群裡每分鐘都在刷大量信息,志願者在對接和聯繫。但看一圈下來,發現需求多,醫療資源少。


晚上發現朋友圈要爆炸了,看來許多人和我一樣無心看春晚。幾個武漢的朋友當天就發了二三十條求助信息。晚上看了許多文章,情緒非常複雜,悲大過慌。看看時間已是12點半,收拾心情睡覺。一定要早點休息,不能感冒。


大年初一,爸媽起床後隔著窗感嘆,以往這個時間點,小區早就有不少人提著禮品拜年了,今天一個人影都沒有。我爸說,以前小區私家車要開走一半,現在大量留守,估計最多隻離開了10%。


除了幾句人聲,一片沉寂。我知道許多人此時都和我們一樣待在家裡,刷著手機,也會相互鼓勵,說著恐慌無益。爸媽現在警覺心已經完全上來了,不能再恐嚇,開始要鼓勵了。朋友圈轉發的內容也開始有不少“好消息”,和除夕夜一片哀嚎的情況大不一樣。


中午外地親戚發來慰問視頻,問我們這些災區群眾怎麼樣了,我媽開玩笑說現在困家裡了,快送點飯來吧。電視上播著電影,但都沒什麼心思看,看一會兒都想看看手機,有沒有什麼好消息。刷手機也是現在和外界接觸的唯一方式了,要不太孤獨吧。家族群的親戚們也都坐在家,足不出戶,時不時聊幾句,有人說現在感受好比坐牢,像被判了個無期。奶奶說,活了80多歲,第一次出現這種事,居然沒人給她拜年。


武漢封城前後:一個未染病市民的實時記錄

武漢光谷某小區俯拍,拍攝於1月25日。


武漢封城前後:一個未染病市民的實時記錄

武漢青山區某小區俯拍,拍攝於1月25日。


現在就是要多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日三餐規律,多喝水,吃新鮮水果。當然也不能吃太多,省著點。直到現在還感覺在做夢。武漢怎麼一下就成這樣了。已經發生的一切,林林總總,太魔幻。隱憂依然在,但多次自己嚇自己後身體也並無異常,索性由它去。想象力太豐富這時是個壞事。


手機刷累了就打打麻將,看看小視頻,全國人民援助的情況,快手、京東、復星等公司的幫助。看到外地醫護人員深夜坐專列來武漢,沒法不感動,也知道他們內心可能是非常複雜的。


希望這次的劫難能早點結束。真想快點看到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