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晃晃的人間,你走的那麼堅定

搖搖晃晃的人間,你走的那麼堅定

坐在草地上的餘秀華,出口就是詩

都說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我覺得這句話特別適合餘秀華。

今天整理書籍,看到了餘秀華的《搖搖晃晃的人間》這本書,我愣了下神,想起2015年暑假我去巴黎,一個朋友說,送你一本書,在巴黎看吧。我看了下書的名字:《搖搖晃晃的人間》,作者餘秀華,是本詩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餘秀華這個名字。

我承認,當時並沒有多大的興趣看這本書,因為近些年來我對詩歌少了很多期待,寫詩的人不少,但是能寫出意境寫出新意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寫的詩歌也就是把囉囉嗦嗦的話分了行而已。

這本書我隨手塞進揹包,背去了巴黎。

有一天在左岸喝咖啡,看著眼前緩緩流淌的塞納河發呆,突然想起揹包裡的這本書,就拿出來翻了下。

“.................

這些美好的事物彷彿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

它們過於潔白過於接近春天

在乾淨的院子裡讀你的詩歌。這人間情事

恍惚如突然飛過的麻雀兒

而光陰皎潔。我不適宜肝腸寸斷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

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

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

春天”

我一下子就被這樣的文字吸引,不知不覺地將這本詩集一口氣讀完,合上書,巴黎的天空晚霞漫布,塞納河的河水五彩斑斕,美麗異常。

搖搖晃晃的人間,你走的那麼堅定

01 作為一個詩人,發自內心的真情無疑是最重要的

餘秀華,1976年生於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致使行動不便,說話也口齒不清。高中畢業後,便賦閒在家。

情況往往是這樣的,一個小村莊,就算它風景迷人,也還是一個封閉的風景;一個農村人,就算它當初有很多想法,但是在封閉的環境中久了,那些想法也被活生生地憋死在自己的懷裡,慢慢被現實磨平稜角,泯然眾人。

但是餘秀華卻是個例外。

她豐富的思想在封閉的橫店村,像風一樣,吹過田野,田野便像海浪一樣翻滾,吹過老屋的屋簷,簷下便有青藤有刺玫爭相散開,吹過筆尖,便在紙上升騰起或濃烈、或淡然、或刺痛、或靜默的萬千意象。

她經常搖搖晃晃地在田埂上走著,身後跟著那條叫小巫的狗,她會摔倒,小巫會叫,但是小巫幫不了她。在摔倒的瞬間,她看到“雲白得浩浩蕩蕩,散落一地的草綠得浩浩蕩蕩”,身邊的油菜花兀自怒放。

餘秀華的詩,要用一個字表達的話,那就是:真,雖然那“真”有時候真的很疼,但那疼,也是歡喜著的。

就像她詩裡說的,“我謝謝那些深深傷害我的人們,也謝謝我自己:為每一次遇見不變的純真。”

餘秀華“不說假話,不是不想說,是一說自己就不舒服,感覺虧待了自己。”這在現今這個謊言滿天飛,拼著命隱藏自己的真實,只呈現虛假的看起來很好的一面的世人來說,尤其難能可貴。

也正是因為她的真情,她的詩歌才打動了很多人,而這被打動的人,應該也都是對生活有詩意的追求並有美好向往的人。

伴隨著餘秀華詩歌的,當然不是隻有讚美,也有詆譭,也有謾罵,就像那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很多人就說她是“蕩婦詩人”,是給整個詩歌界抹黑。可是她調侃說,她愧對“蕩婦”這個稱謂,因為一想到蕩婦,就想到眼含秋波,腰似楊柳,自己的老腰都僵硬了,哪裡還“蕩”得起來。她說自己只會盪鞦韆,蕩雙槳,從廚房盪到臥室,從臥室蕩都洗手間,當然了,現在已經盪到全中國。

詩人劉年說,“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塗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熏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汙。”

暫且不說劉年的評價對錯與否,但是餘秀華的詩,的確有穿透紙背的力量,直擊人心,有著很強烈的刺痛感。讀她的詩,你不能窩在沙發裡,以舒服的姿勢來讀,因為就算你剛開始窩在沙發裡,一會兒也會被她詩裡的情緒給牽引,忍不住直直地坐了起來。那些孤獨又熱烈的真情,刺得你睜不開眼。

這些真情,成就了餘秀華的詩歌,也唯有真情,才能成就一個詩人。

搖搖晃晃的人間,你走的那麼堅定

02 內心真正的喜歡,是餘秀華詩歌的原動力

喜歡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做好它,持續地喜歡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做到極致

餘秀華對詩歌的喜歡,是骨子裡的。

早些年為了生活,餘秀華也拖著搖搖晃晃的身體,出去打過工,那是在溫州。工廠的條件很艱苦,宿舍沒有桌子,沒有凳子,更不要說電腦。但是這樣的條件也沒有阻擋住她寫詩的慾望,她趴在床上,寫了半個本子。

就像她自己說的,“當我最初想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時候,我選擇了詩歌。因為我是腦癱,一個字寫出來也是非常吃力的,它要我用最大的力氣保持身體平衡,並用最大力氣讓左手壓住右腕,才能把一個字扭扭曲曲地寫出來。而在所有的文體裡,詩歌是字數最少的一個。”

我都能想象出來她寫字時的吃力,要是不是真心的喜歡,哪有毅力這樣堅持!

寶寶姐也說過,“如果你寧可餓著肚子也要畫完一幅畫;如果你寧可少睡覺也要寫完一篇文章;如果你寧可戒掉自己最愛的辣椒也要唱好一首歌,這,就是真的喜歡。”

喜歡的,就不會嫌苦。不喜歡的,都不會長久。

餘秀華對詩歌的喜歡,是一種天性,是一種哪怕要飯,也未必能夠捨棄的一種東西。

詩歌是她在搖搖晃晃的人間走路的時候,伸出來的一根柺杖,支撐著她的身體,平衡著她的精神,激勵著她向前行走的勇氣。

也有人說,餘秀華的詩歌都是自己的卿卿我我,愛恨情仇,格局太小,缺乏家國社會的責任感。

但我覺得,餘秀華她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一個詩人。詩人要寫的,首先抒發的肯定是自己的真實情感,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各種體驗各種思考,而不是非要冠以各種堂皇的假象。就像她說的,當我為個人的生活著急的時候,我不會關心國家,關心人類。當我某個時候寫到這些內容的時候,那一定是它們觸動了,溫暖了我,或者讓我真正傷心了,擔心了。

因為喜歡,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入了她的詩;因為喜歡,那些愛情,親情,生活的點滴感受,瞬間的悲憂歡喜也都在詩中淋漓呈現;因為喜歡,詩歌才真正地充當了她的柺杖,給了她戰勝生活中諸多困難的力量。

搖搖晃晃的人間,你走的那麼堅定

03 生活有時候是艱難的,但過後獲得的饋贈卻更加美好

因為詩歌,餘秀華獲得了很多榮譽,也有人說,中國詩壇近年最美的收穫。

2016年初她先後獲“豆瓣讀書▪中國文學榜”第一名,網易“十大女性”,《出版人》雜誌”年度作者“,並被《詩刊》、中國詩歌學會、中國作家榜三家機構分別授予”年度詩人“稱號。

但在此之前,她依然飽受詬病。

因為身體原因,19歲時,父母做主,讓她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12歲的男人尹世平,這段非自由戀愛的婚姻,讓她苦不堪言。2015年底,餘秀華毅然決然地和尹世平離了婚,獲得了自由的生活。

很多人說餘秀華成名了就把前夫給甩了,但其實不然。尹世平長年外出打工,但從沒有帶錢回過家,餘秀華和兒子的生活全靠自己的父母。倆人見面就是吵架,互相看著不順眼。離婚早就提上日程,但是由於父母竭力反對,一直沒有離成。後來餘秀華母親生病,便覺得既然倆人在一起那麼折磨,離就離吧。

離婚後,餘秀華給了前夫十幾萬,還給他買了一套房子,前夫很開心,餘秀華也很開心,前夫開心自己得到了錢,餘秀華開心自己得到了自由。

著名學者沈睿說餘秀華是“中國的艾米莉·狄金森(美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但是餘秀華並不這樣認為,她說:“任何一個人被模仿成另外一個人都是失敗的。狄金森獨一無二,我餘秀華也是獨一無二的。”

這是屬於餘秀華的驕傲。

農民、殘疾人、詩人,三種標籤曾經引爆了公眾對她的熱議,然而餘秀華說:“我希望我寫出的詩歌只是餘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餘秀華,或者農民餘秀華的。”

是的,搖搖晃晃的餘秀華,寫出了最堅定的詩句,她沒有懼怕命運的不公給她帶來的傷害,反而在這些痛苦中找到她的平衡點,在詩歌中盡情地釋放了自己。

那些讚美也好,毀謗也罷,對她而言,都是一場喧囂的“盛宴”,過後終將歸於孤獨,好像孤獨就是詩人的宿命。

搖搖晃晃的人間,你走的那麼堅定

最後,讓我們再讀一遍她的詩吧。

《除了繼續寫,還是繼續寫》

更深的夜晚。更長的暗道,更粗糲的後半生

更悽楚的美

能被掠奪的,一樣不剩

能夠侵入的,焚燒乾淨

但是我掏出這些方塊字體,並不是虛擬的重生

只有詩歌和我互不掩飾

不會擔心被誰剝奪自由和尊嚴

——這乾淨的宿命

我們面對面,沉默為深淵

我感謝這懷抱裡幽藍的火焰

在風雨裡保持不熄的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