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亞洲首富,兒子一夜之間賭掉幾百套樓,最後餓死在家門口

子孫若如我,要錢做什麼?子孫不如我,要錢做什麼?”說這話的是民族英雄林則徐,他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說:不要給子孫後代留財產。

父親是亞洲首富,兒子一夜之間賭掉幾百套樓,最後餓死在家門口

王思聰

盛宣懷:兒子一晚輸掉上海100棟樓

清末中國有兩大富豪:一個是胡雪巖,另外一個是盛宣懷。

胡雪巖晚年破產,至此之後,盛宣懷就成為當之無愧的亞洲首富。他的財富如果換算成現在的資產,不管是李嘉誠還是馬雲,都無法跟盛宣懷相提並論。1916年盛宣懷去世,留給子女的資產至少高達幾千萬兩白銀(當時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費是十幾兩)。由於盛宣懷的前3個兒子都夭折了,所以盛宣懷一生非常疼愛老四盛恩頤。盛宣懷去世之後,盛恩頤順利繼承了父親的大部分家產,成為家族公司的總經理。

父親去世之後,盛恩頤開始放任自己。盛恩頤白天都在睡覺,晚上就開始流連於賭場,人稱民國第一花花公子。

盛恩頤非常喜歡賭錢,他曾經一個晚上把上海一百棟樓輸給了當時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盧筱嘉。這一百棟樓如果放在今天價值至少幾百億。老闆群盛恩頤沒錢用的時候,就讓傭人把家裡的古董往當鋪送。最終幾十年就把盛宣懷攢下的龐大家產給敗光了。晚年的時候,盛恩頤已經窮困潦倒,成為了一個乞丐,最後一個人死在了家裡的門房裡面。“求財恨不多,財多傷人子。”果然,這大筆的錢財最後果然坑害了盛恩頤。“遺金滿籝常作災”,富二代悲劇的一生,印證了“積財給子孫是留禍,積德給子孫才是留福”。宋代李邦獻說:“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作善方便者,其後受惠。”意思是留財不如留德。

曾國藩家:子孫後裔200年代有人才

父親是亞洲首富,兒子一夜之間賭掉幾百套樓,最後餓死在家門口

在李鴻章、盛宣懷等給子孫留下巨大財產的名人外,同時期有一個沒有給子孫留下任何財產的人,只留下了曾國藩家書這一寶貴精神財富。

父親是亞洲首富,兒子一夜之間賭掉幾百套樓,最後餓死在家門口

早在道光二十九年,曾國藩初為大官時便對家人表示:“絕不留銀錢與後人。”後來身為湘軍統帥,他再次申明他的態度:“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一無可恃,就是不留財產的真諦所在。讓孩子覺得沒有父輩可以庇廕和憑靠,才會真正自己去努力。這一點,才是留給孩子最大、最可靠的財產。縱觀歷史,為官也好,經商也罷,“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是大多數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難以打破的魔咒。然而曾國藩的家族,兩百多年來,曾氏後裔有成就的多達200餘人,大多成為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繁盛綿延十餘代,至今沒有出現過敗家子。曾國藩說:“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必且大玷家聲。”曾氏家教嚴格,亦不留財產給子孫,因此其家人才輩出,餘慶綿綿。而李鴻章、盛宣懷的子孫們,結果抽大煙、進賭場、逛窯子,很快便把父祖輩的家業敗落得一乾二淨。自古奮鬥出英雄,從來紈絝少偉男。清貧,常能激勵人去追求向上;過多的金錢,反而誘惑人走向墮落。

這幾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世間許許多多的痴心父母就是看不到這一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