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 專家看後: 敢問祖上是何人?

我國許多地方有這樣的風俗,母親在女兒出嫁時會送給她一樣的自己心愛的物品,這樣一件物品有時候會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直至後輩。有人說當一個人生理上死亡時,他並非真正的死去了,因為在許多活著的人的記憶中仍然有他的身影,這樣一件流傳甚久的物品有時傳承的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同時它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長與衰老,喜怒與哀樂,更多的時候拿起它你會想起一代又一代人曾經的經歷。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專家看後:敢問祖上是何人?


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 專家看後: 敢問祖上是何人?


近期有一位來自蒙古的姑娘來到了一個鑑寶節目,她穿著少數民族特有的民族服飾,這在歷來的鑑寶嘉賓中是極其少見了,大多數的鑑寶嘉賓都是穿著休閒裝來參加節目的,這位蒙古的姑娘的到來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在各位鑑寶嘉賓交流的時候她說自己來到節目的原因是因為先輩流傳下來一件頭飾,這件頭飾到她這一代已經流傳了六代了,頭飾是她太太太姥姥的嫁妝,她來節目的原因很明確就是想知道這個老物件價值多少。


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 專家看後: 敢問祖上是何人?

這一天來參加鑑寶節目的人很多,蒙古姑娘在和其他嘉賓交流時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了,倒也沒有讓她覺得焦急,輪到她的時候她從隨身攜帶的包裹中將頭飾拿了出來交給了鑑寶節目的專家,專家在拿到這件頭飾的時候眼前一亮,因為他知道這件頭飾並非普通人家能夠擁有的。我國古代重衣冠,衣指的是衣服、服飾,而冠指的便是帽子、頭飾。我國少數民族的髮飾歷來在眾多古玩中是有頗有講究的,髮飾一般為少數民族女性所佩戴,根據年齡的不同髮飾的樣式也不同,而且各個階層和民族之間的髮飾制式也各不相同。


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 專家看後: 敢問祖上是何人?

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 專家看後: 敢問祖上是何人?

姑娘帶來的銀質髮飾與新造的銀致髮飾從外觀上一眼便能看出不同,新造的銀質髮飾一般銀光閃閃,光可鑑人,而姑娘帶來的這件銀質髮飾稍顯暗淡,一看便是有些年代的老物件了。但銀質的髮飾比較容易做舊,所以鑑寶節目的專家拿起了姑娘的髮飾仔細觀察了起來,經過幾位專家的觀察,這件銀質髮飾很快他們便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髮飾為真品,而且是清朝貴族所用,對此他們深感驚奇,於是問姑娘的祖上是何人,這位蒙古姑娘便說她的先輩曾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先輩的父親在德王府中擔任參謀,而這件髮飾乃是出自清朝時期的德王府。清朝的參謀地位類似於軍師,屬於位高者,他們協助各自的主人處理政務一般身份清貴,有些出色的參謀甚至享有兵權。

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 專家看後: 敢問祖上是何人?


專家聽了這位姑娘的解釋後便不再驚奇了,他們說“這件髮飾是銀質的,古代的遊牧民族的大多數財富都集中在了女人的頭飾上了,所以他們的頭飾一般都極其精美華貴,這個頭飾也一樣,除了層層疊疊的精緻雕花以外,這件頭飾上還點綴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紅珊瑚,從上而下,由大至小,很有層次感,而且這些紅珊瑚都長有數百年,所以這件頭飾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非常珍貴。”姑娘聽了專家的話非常高興,她問專家說,那具體價格呢?專家思考了一下對她說“前幾年的時候,曾有一件清代的銀質頭飾拍出過六十多萬元的高價,但是那件頭飾的品相不及你帶來的這一件,而且隨著物價的變動按照現在的行情你的這件髮飾至少是價值百萬的。”姑娘聽了專家的話,連聲道謝,帶著一臉喜意離開了。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專家看後:敢問祖上是何人?

姑娘戴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來鑑寶, 專家看後: 敢問祖上是何人?

在筆者看來頭飾的價值昂貴或者普通,對姑娘而言或許並沒有那麼重要,很多時候她只是為了知道大約的價值,但沒有想過將之出售,因為這樣一個老物件上存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氣息,而且會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