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女兒賴床,父親怒掀被子拍視頻:家長這4類行為最讓孩子反感

如果你的孩子賴床了,你會怎麼辦呢?


近日,微博上一則熱搜引起了大家的爭論:杭州一位父親看不慣大一的女兒宅在家裡,賴床不上網課,一怒之下就掀被子拍視頻,還發到了家庭微信群裡。父女倆因此爭吵起來,女兒甚至還拿出一把剪刀和父親對峙,最後不得不報警解決。


18歲女兒賴床,父親怒掀被子拍視頻:家長這4類行為最讓孩子反感


這位父親的本意是想讓女兒不要因為疫情影響,就懈怠懶惰,可是他的行為卻有失分寸。畢竟女兒已經成年,被爸爸掀被子,還被拍視頻,她又怎麼可能不生氣、不鬧情緒呢?


就像網友說的:真是一點都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18歲女兒賴床,父親怒掀被子拍視頻:家長這4類行為最讓孩子反感


也許這位父親,事後反思時會明白自己確實過火了,但是在掀被子的時候,恐怕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邊界感。


在安全的親密關係內,我們的人際邊界意識往往會降低,即不把對方當做獨立個體看,而是看成我們情感與願望的寄託對象。


《嬰語的秘密》裡提到一個觀點:尊重孩子,即便他只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這些年,我們經常會在教育中談及尊重孩子。但要真正做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Professor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生活中家長的行為裡,最讓孩子反感的4種行為。希望能讓爸爸媽媽們提高注意,以免踩坑。



不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


18歲女兒賴床,父親怒掀被子拍視頻:家長這4類行為最讓孩子反感


知乎上有位答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答主的回憶裡,從她記事起就特別厭惡她媽媽的“權威性”。


媽媽對她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你媽,我就是說錯了,那也是對的。”


媽媽進她的房間時從來不敲門,也不允許她鎖門。


有時候晚上睡覺,或者是清晨還沒睡醒的時候,她的爸媽就會進來找東西。


畢業之後,她去到了離家很遠的地方,自己租房子住。當有了屬於自己的空間時,她說:“那一刻我終於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自由。”


之前有新聞說,有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鎖門,就把房間門鎖去掉。家長可能覺得這沒有什麼,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一種極端的行為。


根據英國的一位心理學教授的研究顯示,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對自己隱私的重視,超過了他一生中任何一個時間段,甚至包括成年時期。可以這麼說,隱私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亞於父母在孩子心裡的地位。


家長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覺得孩子還小,也害怕自己會和孩子有代溝,所以就會想多多瞭解孩子。


但是每個人都需要隱私,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每個孩子都需要自己的世界,尤其是內向的孩子,更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家長越是想了解孩子就越會害怕,就像手裡的沙子一樣,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


要想了解孩子,不能莽撞的砸開孩子的心門,需要讓孩子主動打開心門。



面對孩子居高臨下,控制慾強


18歲女兒賴床,父親怒掀被子拍視頻:家長這4類行為最讓孩子反感


有一位家長分享了她和兒子的一段日常:


兒子八歲的時候,我晚飯花了兩個小時做了紅燒肉和乾煸豆角,可他卻只挑了幾塊肉到自己盤子裡。


我告訴他不要只吃肉,要先吃蔬菜才行,這才對身體好。


兒子爭論:“你不能規定我吃什麼。” 我很堅定的回答他:“我能”。


兒子氣得掉淚,但是還是照做了。


晚飯後兒子到我房間,說想跟我談談。


他說:“媽媽,你告訴我要先吃蔬菜後吃肉,你顯示自己聰明,讓我顯得很愚蠢。”


孩子的話一下子戳中了我。我一直自詡尊重孩子,連吃飯都受控制,這算哪門子的尊重?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尊重和理解,但是總有這樣的媽媽打著“為你好”的幌子,不顧孩子的意願而盲目插手孩子的選擇。


就像是一個用愛編織的牢籠,人雖然越來越近,可心卻越來越遠。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起著引導的作用,但是這份“引導”並非凌駕於孩子之上,而是與孩子並肩同行,一起向前。



忽視孩子的觀點,打斷孩子的表達


18歲女兒賴床,父親怒掀被子拍視頻:家長這4類行為最讓孩子反感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在別人說話時打斷他人,這樣的人一定是不受歡迎的。認真傾聽是禮貌和尊重的表現,體現的是一種修養。


然而,生活裡卻很多家長“明知故犯”,嘴上說著尊重,實際卻總是忽視孩子。比如:搶走孩子說話的機會,或者隨意打斷孩子說話。


這樣做,會讓孩子認為自己說的不是“廢話”就是“錯話”,沒有任何價值。長此以往,孩子還願意表達嗎?還願意和家長溝通交流嗎?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


只有學會傾聽孩子說話,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與尊重。


願意傾聽孩子說話,尊重孩子的表達意願,孩子才會願意傾聽家長的表達,這本就是相互的。



給孩子開“空頭支票”,輕易許諾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被“騙”的經歷:爸媽許諾期末考試結束後就一起去看海,現在自己都長大了,也沒實現這個願望。


有父母許諾孩子,考上了高中就買電腦,結果一直都沒買。


網友說,雖然長大後已經完全可以自己來買這些想要的東西,卻永遠忘不了家裡人的欺騙。


18歲女兒賴床,父親怒掀被子拍視頻:家長這4類行為最讓孩子反感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做過一個關於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現狀與期望的調查,發現孩子們最不滿意父母的12種行為裡,說話不算數以43.6%的比例位居第一。


如果父母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威信。不信任父母的孩子,不願意接受父母的說教,父母的話也很難引起孩子的重視和積極響應。


富蘭克林曾說過:“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言必信,行必果。”這是父母擁有威信的重要條件,這樣才會讓孩子感到父母是說到做到的,從而自覺地聽從父母的教育。


18歲女兒賴床,父親怒掀被子拍視頻:家長這4類行為最讓孩子反感


Professor點評: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尊重孩子,是父母的第一天職。”


最好的家庭教育,要從尊重孩子開始。Professor相信,你給孩子的每一次尊重,都會衍生出更多的驚喜。

關注公眾號“瑞思英語”,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