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眸——原來袁紹才是曹操最大的對手,孫劉都是小兒科

曹操從不真把孫權放在眼裡,動不動就說: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備算他的對手, “劉備,吾儔也​‍‌‍​‍‌‍‌‍​‍​‍‌‍​‍‌‍​‍​‍‌‍​‍‌​‍​‍​‍‌‍​‍​‍​‍‌‍‌‍‌‍‌‍​‍‌‍​‍​​‍​‍​‍​‍​‍​‍​‍‌‍​‍‌‍​‍‌‍‌‍‌‍​。”“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歷史回眸——原來袁紹才是曹操最大的對手,孫劉都是小兒科

陳壽寫((三國志》時,也說劉備折而不撓,只是幹略不如魏武,所以基業也小了點,但終究是把他們放在一起討論的​‍‌‍​‍‌‍‌‍​‍​‍‌‍​‍‌‍​‍​‍‌‍​‍‌​‍​‍​‍‌‍​‍​‍​‍‌‍‌‍‌‍‌‍​‍‌‍​‍​​‍​‍​‍​‍​‍​‍​‍‌‍​‍‌‍​‍‌‍‌‍‌‍​。然而劉備年近五旬,還在當陽被54歲的曹操追殺;漢中決戰時,曹操已六十四五歲,劉備也快60歲了。說劉備是曹操的對手,更像是倆老頭一路你追我趕。

三國兩大著名戰役——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前者決定了北方局面,後者決定曹操拿不下南方。而曹操的天大優勢乃至曹魏基業說是在官渡奠定的也沒錯,所以曹操最大的對手其實是袁紹。現在各色故事談公元190-200年,一般都是:曹操在河南、山東打得差不多了才去打袁紹,以弱克強打敗袁紹。那麼問題來了,袁紹先前是怎麼變強的?曹操的山東、河南是打出來的,袁紹的河北也不是憑空來的。


歷史回眸——原來袁紹才是曹操最大的對手,孫劉都是小兒科

比起袁術那種路中餓鬼的跋扈架勢,袁紹屬於默默努力型,但野心從來不小。他從小養死士,後來又跟人合謀除宦官;升任司隸校尉時,參與謀劃引外軍入洛;之後何進與宦官一起完蛋,董卓到了,袁紹出奔。都說東漢末年大亂,是何進、宦官、董卓一鍋燉,但若說是袁紹幫著裹亂、掀了東漢的桌子才讓亂世開始,也不為過。

袁紹從小有心思,也確實上進。還記得當日諸侯反董時,曹操、孫堅還去撲董卓,袁紹卻在關東作壁上觀嗎?從結果來看,說袁紹存野心比曹操早,一點問題都沒有。

所有史書都說袁紹喜怒不形於色,對任何人都有禮貌,所以許多人都肯跟他。郭嘉後來黑袁紹,也只好這麼挑刺,“袁紹看到人飢寒,就很觸動很幫忙,但看不見的就不管了。”


歷史回眸——原來袁紹才是曹操最大的對手,孫劉都是小兒科

袁紹這種在大家庭裡出身不算高的,努力上進,又得人心;所以單騎奔到河北後,雖起家資本不算厚,但能聚人。後來袁紹忽悠公孫瓚,施壓韓馥,領冀州牧,再就是一路打了。而袁紹也挺能打的,畢竟河北、四州地盤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連曹操也說: “及至袁紹據河北,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

所以,直到官渡之戰,袁紹的歷程是:門第不錯但出身不如袁術,從小存心招納人眾,舉止風度受人敬仰,為人寬和聚攏人心,一直想搞宦官也確實搞掉了,靠背景連實力硬生生打出河北天下。

那時天下彷彿真的就是他的了。然後出了官渡之戰,河北的袁紹渡過黃河去打河南的曹操;隔年還有倉亭之戰,還是袁紹渡河打曹操。此後不久,袁紹病死了,兒子們分崩,曹操才北上。之後,曹操花了七年才平定北方。

就像赤壁之戰並沒讓曹操垮掉,只是阻止了他的統一大業,官渡之戰其實並不是曹操統一北方之戰,更像他阻止袁紹南進,改變了曹、袁勢力對比。


歷史回眸——原來袁紹才是曹操最大的對手,孫劉都是小兒科

如果以結果論,劉、孫都比袁紹活得長,也建國立業稱帝了;但若以時勢論,巔峰期的袁紹才是曹操真正最強的對手。

所以,189-200年的時局是:袁紹、曹操各自背靠黃河,聯手抵禦天下強敵,最後回過頭來相愛相殺,賭注是整個北方及天下霸主之權。最終袁紹吐血,曹操渡河,袁紹的兒媳成了曹操的兒媳,袁紹曾經的核心鄴成了曹魏奠基之處,還立起了銅雀臺。年輕時他們一起搶新娘,誰能想到最後會一起玩搶天下的遊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