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陷阱6: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

也許很多 者看到這個“不自信”都馬上會搖頭,這怎麼可能?我不自信還會選擇創業?是的,你選擇創業這條艱難曲折的道路,你很勇敢,但未必自信。

創業陷阱4講了對產品不自信,創業陷阱5講了你可能對你的創業合夥團隊不自信

,而實際上你甚至對自己的能力也不自信。

曾有人說:“一個人的成功是與他對自我及自己能力的認識成正比的。”對自己的能力瞭解得越全面,我們就越能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各種資源,就越能更多地挖掘出自己的能力,而我們的視野也會因此而變得越來越開闊。這樣一來,我們的生活就會永遠都處在進步之中。

創業初期中的不自信。選擇創業的人其實很大一部分是衝動型和氛圍型的,並沒有對自己能力和優勢的正確評估,所以一開始就會選擇一些概念型和模式型的項目,走別人走的路,走著走著,失去了自我,越來越不自信,比如共享單車熱,那就去做個共享沙發,O2O美甲熱就去弄個O2O美髮,人云亦云,這種衝入風口等待被吹上天的,往往都缺乏自我能力的有效評估,沒有讓自己能力得到最大化利用。自信者應該專注自己所長,打造獨特產品,等風來,而不是去追風,相信自己的項目,更相信自己的能力終究會改變世界。

創業中期中的不自信。很多創業小夥伴對於產品可能有很好的idea,但對於管理卻知之甚少,尤其當創業項目走到中期,他會陷入管理的困惑:自己埋頭幹,帶著5、6個人加油幹,與指揮幾十人的團隊完全不同,從而對自己的能力越來越不自信,影響創業項目的走向。創業其實不是能力的兌現,更多的是能力的成長,創始團隊的能力要跟隨項目的發展而增長,這樣才不會被項目和市場所淘汰,不然就是為他人做嫁衣。創始合夥人團隊都要加強學習,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這樣才可以降低自己的不自信,奔向未來的路。

如果你也想獲得隱藏在自己身上的巨大財富,如果你也想讓自己的力量不斷增長,你就一定要在某些方面不斷地改善自我,培養出更加敏銳的洞察力,不斷地對人和事物進行研究和分析,擴大自己的精神視野,增強自己的承受能力,遠離那些自私的思想和行為,爭取更大限度地為他人提供有益的幫助,只有這樣,你的智力才能不斷地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